[发明专利]户用上吸式无焦油生物质气化直燃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2803.0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别如山;董凯;王庆功;刘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C10J3/82;C10J3/7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上 吸式无 焦油 生物 气化 直燃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用上吸式生物质直燃炉,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通过限氧燃烧热解反应转化为可燃气的气化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用于炊事、野外焚烧及露天堆放等,这样不仅生物质资源利用率低,而且严重污染环境。若将这些生物质加热分解气化,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生产或居民生活用气,能大幅度提高利用效率。现有的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基本上都是空气直接送入炉膛气化燃烧,气化效率低。尤其是燃气中焦油含量高,焦油产生后随温度降低会在管道内冷凝,与水、灰、炭等结合而堵塞管道,同时浪费能量。
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采用外部加热来提高气化反应温度和加热速率,如高温空气气化法,《太阳能学报》(2005,26(3),391~395)介绍了这种气化方法所采用的高温空气发生器;在生物质气化炉外附加一套专门用于裂解燃气中焦油的装置,例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1117589A、公开日为2008年2月6日、名称为《一种生物质燃气焦油裂解方法及装置》;又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1130698A、公开日为2008年2月27日、名称为《生物质气焦油高温裂解方法及装置》。这些方法不但使运行操作过程变得繁琐复杂,而且提高了运行成本,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焦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用上吸式无焦油生物质气化直燃炉,以彻底解决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焦油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户用上吸式无焦油生物质气化直燃炉包括清灰门、空气管、炉体、耐火层、保温层、环形水槽、螺旋形隔板和灰斗;炉体由内炉筒和外炉筒构成,内炉筒和外炉筒之间的空腔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火层和保温层,耐火层、保温层和炉体三者的上端面平齐,耐火层和内炉筒二者的下端面平齐,环形水槽设置在炉体的上端面上,耐火层的下端面位于保温层下端面的上方,炉体的内腔位于耐火层下方的区域为灰室,炉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灰室相通的灰口,灰口处设有清灰门,内炉筒的内腔为炉膛;所述直燃炉还包括燃气灶;燃气灶的下端设有一圈钢板,且其与燃气灶构成一个整体,燃气灶下端的一圈钢板设置在环形水槽内,燃气灶的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二次风入孔,燃气灶的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燃气出孔,炉膛通过环形水槽的中心孔与多个燃气出孔相通,耐火层与内炉筒之间设有腔室,该腔室为空气预热室,空气预热室通过其内设置的螺旋形隔板构成螺旋式空气预热室,螺旋式空气预热室的上端封闭,螺旋式空气预热室的下端为敞口式结构,该敞口为预热空气出口,灰斗的上端面的面积大于其下端面的面积,灰斗的上边缘与内炉筒的下端内壁相靠紧,灰斗的下端设置在灰室内,炉膛通过灰斗与灰室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与传统的上吸式气化炉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大改进,设计独特燃气灶,气化产生的燃气在炉膛出口燃气灶处直接燃烧用于炊事,无焦油输出。二、本发明设计了螺旋式空气预热室,空气经空气管入口进入后经螺旋式空气预热室强烈预热后由炉内下部进入炉膛,参与气化,大大提高了气化温度、速率及燃气质量。三、本发明燃料范围广,针对散装、块状、棒状生物质燃料均有良好的气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燃气灶6的主视图,图4是燃气灶6的仰视图,图5是稳燃层1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2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