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PFC功能的逆变焊机主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2594.X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蔡立民;刘振光;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鹤洲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fc 功能 逆变焊 机主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机领域,尤其是带PFC功能的逆变焊机主回路。
背景技术:
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传统的PFC电路具有隔离和非隔离两种,传统的电焊机具有隔离/降压-外特性控制的控制方法,如果将PFC电路与电焊机产品进行简单拓普,就会形成非隔离+传统逆变电源或隔离+传统逆变电源的产品。已知技术是在常规生产的技术产品的基础上,附加一台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或这将二者进行简单拓普,组成一台外观是一台机器的产品,这种方案技术上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成本上,往往加上PFC功能将会导致电焊机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产品缺乏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PFC功能的逆变焊机主回路。在保证逆变焊机具有功率因数补偿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同时保证了电焊机的各项技术指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PFC功能的逆变焊机主回路,三相电源通过三相整流电路后形成正负两极,正极和负极信号通过PFC电路后传输到变压器T1的初级两端;所述变压器T1次级的正极依次通过二极管D10、开关SW2、电抗器L4后输出;二极管D10与开关SW2之间设有三个并联的电容C1、C2、C3,电容C1、C2、C3并联后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的正负两端;所述开关SW2与电抗器L4之间设有二极管D11和电容C5,二极管D11和电容C5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的正负两端;电抗器输出端设有电容C8、C9,电容C8、C9串联后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的正负两端;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6,所述二极管D4和D1顺序串联,所述二极管D5和D2顺序串联,所述二极管D6和D3顺序串联;所述PFC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1一端与三相整流电路正极输出连接,电感L1另一端与二极管D8连接后连接到变压器T1初级,所述电感L1与二极管D8之间设有二极管D7和电容C1,二极管D7和电容C1串联后连接在三相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正负两端,极管D7和电容C1之间设有二极管D9,二极管D9与变压器次级连接后与二极管D8并联;三相整流电路整流后的负端输出端通过开关SW1连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上。
本发明巧妙引用隔离的PFC控制电路,而将焊接电源简化为一个DC-DC变换器,两者合二为一,省去电焊机内部逆变桥,主变压器,整流桥等主要部件,大大降低系统的成本,使得具有PFC功能不再会增加成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主电路设计简单,减少了多余的电路形式,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并在此基础上降低了产品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PFC功能的逆变焊机主回路,三相电源通过三相整流电路后形成正负两极,正极和负极信号通过PFC电路后传输到变压器T1的初级两端;所述变压器T1次级的正极依次通过二极管D10、开关SW2、电抗器L4后输出;二极管D10与开关SW2之间设有三个并联的电容C1、C2、C3,电容C1、C2、C3并联后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的正负两端;所述开关SW2与电抗器L4之间设有二极管D11和电容C5,二极管D11和电容C5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的正负两端;电抗器输出端设有电容C8、C9,电容C8、C9串联后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的正负两端;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6,所述二极管D4和D1顺序串联,所述二极管D5和D2顺序串联,所述二极管D6和D3顺序串联;所述PFC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1一端与三相整流电路正极输出连接,电感L1另一端与二极管D8连接后连接到变压器T1初级,所述电感L1与二极管D8之间设有二极管D7和电容C1,二极管D7和电容C1串联后连接在三相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正负两端,极管D7和电容C1之间设有二极管D9,二极管D9与变压器次级连接后与二极管D8并联;三相整流电路整流后的负端输出端通过开关SW1连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2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