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桃果实病害生物防腐保鲜剂及用途和所用罗伦隐球酵母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2108.4 | 申请日: | 201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余挺;郑晓冬;卢黄娉;王一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23B7/155;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果实 病害 生物 防腐 保鲜剂 用途 所用 罗伦隐球 酵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果实采后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桃果实生物防腐保鲜 技术。
背景技术
由真菌引起的果实采后的腐烂变质是导致果实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桃是国内外主要水果品种之一,目前世界总产量达1100万吨。中国是桃的原产国, 也是目前世界桃产量最大的国家。桃果实富含维生素C、类胡罗卜素和酚类物质等抗氧化 剂,深受人们的喜爱。桃树适应性极广,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水蜜桃类、黄肉桃类和油 桃类等。水蜜桃和和油桃均属跃变型果实,且由于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采后果实在常温 下成熟衰老和软化进程很快。低温能延缓果实成熟衰老,但桃果实对低温敏感,在低温下 长时间贮藏易发生冷害症状。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油桃果实的贮藏方法,专利号 200610042849.0)公开了一种油桃果实的贮藏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油桃果实的选择、物理 杀菌、预冷处理、装袋密封、入库冷藏五个步骤。解决了油桃果实冷藏时果实品质损伤率 高、冷藏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62751.8(一种水蜜桃果实 贮藏方法)公开了一种水蜜桃果实贮藏方法,该方法采用程序性降温,对果实进行低温锻 炼,通过一定低温诱导果实组织忍耐低温冷害能力,低温冷藏;可以有效减缓果实呼吸速 率,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桃果实采后易受多种真菌的侵染,特别是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的软 腐病,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褐腐病,以及由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引起的青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等。这些病原菌 主要依赖果实伤口或气孔、皮孔等天然开口而侵染。传统上控制果实病害主要依靠化学杀 菌剂,但由于化学杀菌剂存在着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替代化 学杀菌剂的果实病害控制方法和技术。
利用微生物,特别是酵母对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的生物防腐保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 采后病害控制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但目前拮抗酵母对病原物的控制效力与杀菌 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商业化试验表明,目前研究中的采后拮抗酵母,包括国外 已商业化生产的拮抗酵母都只有在补充低剂量杀菌剂的条件下才能达到与杀菌剂(正常使 用量)同等的效果(Droby等,2009;Sharma等,2009)。因此如何利用安全而且有效的方 法提高拮抗酵母的效力是影响采后拮抗酵母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2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