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芯片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1982.6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中;石慧;董正伟;方国伟;郭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乳头 病毒 基因芯片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含有人乳头瘤病毒(HPV) 各亚型探针的基因芯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HPV检测及分型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全球每年约有51万名妇女被诊断为宫颈癌,其是仅次于乳腺癌的人类第二 大妇科恶性肿瘤,并且其发病现在呈年轻化趋势。在国内,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 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约有8万人因此病死亡。研究发现90%以上 的宫颈癌患者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感染。宫颈癌 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时宫颈癌演 变的始动因素,而HPV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则是推动宫颈癌变进展的重要事件。 因此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及整合情况,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宫颈癌及 癌前病变;及时治疗控制HPV感染,可预防宫颈内瘤变发生,能有效降低宫颈 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防治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人 类是HPV的唯一宿主,它定向感染人体皮肤及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内,具有高 度的宿主特异亲和力。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专题讨论会(1995年)明确提出,HPV感染是宫颈 癌的主要病因。目前鉴定出HPV亚型100余种,其中30余种与宫颈感染和病变 有关,根据其致病力的大小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将HPV6、11、40、42等 归为低危型,主要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殖性湿疣类病变、扁 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高危型主要为HPV16、18、31、 33、35、39、45、51、52、56、58、59、68、73、82等,主要导致高度子宫颈 上皮内瘤变(CIN II、CIN III)和宫颈癌的发生,尤其是HPV16和18型。因此, 检测出样本中的具体HPV亚型对于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HPV病毒无法在体外培养,在体内也不能被诱导出易于检测的免疫反应, 因此无法采用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和分型。早期HPV的诊断主要是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肉眼可见的尖锐湿疣;或是根据细胞学或病理学特征性改 变来判断,包括巴氏涂片(Pap Smear)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但常会出 现一种未确定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常可掩盖一部分有意义的 组织病理学异常而出现假阴性结果,需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确诊。
近年来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为检测病毒基因组的诊断技术,其中普 通及荧光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但是由于其高灵敏度, 容易因非特异性扩增而出现假阳性,并且由于检测通量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的 需要。HC2则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可以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 但该方法只能检测出样本中是否有HPV的感染,不能鉴定出具体的HPV病毒亚 型,不利于临床跟踪检查和治疗。
高危型HPV 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将导致宿主细胞产生包括抑癌基因功能 缺陷、激活癌基因、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细胞永生化等一系列不可逆的链式反应, 是宫颈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其警示价值高于目前的一般HPV-DNA感染检测, 但目前市售的试剂盒所采用的探针均缺少针对HPV整合情况的检测,此外目前 已有的HPV检测膜条并未明确分区检测HPV,对于普通临床医生容易误诊,本 发明针对以上2种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的指标进行了检测和改进,使得临床HPV 感染的检测更丰富,更精确,更实用,更有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检测27种HPV亚 型与人染色体整合状态的基因芯片:
一种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在该固相载体上的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包括SEQ ID No.9-37的核 苷酸序列:
HPV6:5’-AACTACATCTTCCACATACAC-3’(SEQ ID No.9)
HPV11:5’-GTCTAAATCTGCTACATACAC-3’(SEQ ID No.10)
HPV16:5’-ATTATGTGCTGCCATATCTACTT-3’(SEQ ID No.11)
HPV18:5’-ACAGTCTCCTGTACCTGGG-3’(SEQ ID No.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