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Cr13不锈钢的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1833.X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都祥元;苏国跃;李惠娟;孔凡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B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13 不锈钢 冶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冶炼技术,特别提供一种1Cr13不锈钢的冶炼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核电产业。中国核电发电比例在总发电比例中还很小,因此中国也已推出大力发展核电的宏伟蓝图。据报道,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动工建造的核电站达30多座,同时还有许多座核电站正在选址或论证阶段。
无论在设备、构件还是技术上,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的国产化比例还非常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强调后续核电机组的建设要在设备和技术上逐步提高国产化的比例,尤其在关键部件上要摆脱对国外的长期依赖。其中,控制棒驱动机构就是急需实现国产化的堆内构件的关键部分。而控制杆(驱动杆)是控制棒驱动机构中最大的关键部件,是由1Cr13马氏体不锈钢厚壁管材制作的,目前该管材全部依赖进口。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控制杆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核反应堆的功率,它的主要动作是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迅速、可靠地上下运动以控制燃料控制棒的进出。更重要的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地把控制棒插入反应堆以实现停堆。因此,要求控制杆既具有高强度,又具有高韧性,同时还需把硬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在建和即将建设核电站的国产化指标的逐渐提高,核电站反应堆驱动机构控制杆也必须依靠国产化,目前控制杆的机械加工已经能够在国内多个企业完成,制约国产化的主要问题是管材尚需要国外进口,因此,驱动机构国产化的关键就是1Cr13管材。核电站反应堆驱动机构控制杆用1Cr13管材国产化研制成功,将提升我国核电国产化率,也将摆脱关键制品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困境。
与普通1Cr13管材相比,核电用1Cr13厚壁管材无论在成分、冷热加工和成品热处理工艺上都有着很大不同,对设备和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Cr13不锈钢的冶炼工艺,特别是一种针对核电站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杆用1Cr13不锈钢的冶炼工艺。
核电站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杆用1Cr13厚壁管材在成品检验时需要逐支进行头尾化学分析、拉伸、硬度、冲击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如何优化选择将直接影响着成品管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力学性能。
1Cr13不锈钢是一类铁-铬-碳三元合金的铬不锈钢,其标准化学成分见表1。实际上,钢中还存在其它元素,其最终组织由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决定,可以按各元素形成γ相和α相的能力,将其分别换算成镍和铬当量,利用图1确定钢的组织。
表1普通1Cr13的标准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