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蜡质预制混凝土构件隔离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1639.1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兰敏;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5/04;C10N40/36;B28B7/3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蜡质 预制 混凝土 构件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隔离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隔离剂。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往往需要用模板预制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便于脱模,现有的混凝土构件通常采用油质隔离剂,如采用机油或机油+柴油或食用油,如公开号CN1064698A的发明专利“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工艺”,其脱模剂是由脱模油、再生机油或废机油、食用植物油脚皂、水配制成的水性制剂;该油质隔离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高温易挥发、雨淋易冲刷、易污染钢筋混凝土构件且夏季夜晚易吸附昆虫,都会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脱模效果和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蜡质预制混凝土构件隔离剂,可以防挥发、防雨淋,不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吸附昆虫,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脱模效果和表面观感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蜡质预制混凝土构件隔离剂,主要由工业固体石蜡、柴油和滑石粉组成,按重量配合比,其份额为:工业固体石蜡90~110份,柴油20~30份,滑石粉4~6份;其最佳重量配合比份额为:工业固体石蜡100份,柴油25份,滑石粉5份。
石蜡是固态高级烷烃混合物的俗名,分子式为CnH2n+2,其中n=20-40。石蜡通常是白色、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熔点在47℃-64℃,密度约0.9g/cm3。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醚、苯和某些酯中。石蜡不与常见的化学试剂反应,但可以燃烧。
石蜡的用途十分广泛,将纸张浸入石蜡后就可制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种蜡纸,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包装、金属防锈和印刷业上;石蜡加入棉纱后,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而又有弹性;石蜡还可以制得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增塑剂、润滑脂最等。
本蜡质隔离剂常温下为固态,略呈乳白色,微透明,熔点50℃左右。
使用时,先按份额将工业固体石蜡放在铁锅内加热至70℃-80℃,融化成液态,然后加入相应份额的柴油和滑石粉,在保温70℃-80℃情况下,搅拌均匀呈胶状,热态时用滚筒将该胶状蜡质脱模剂均匀涂刷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板上,厚度为2mm,冷却后,该蜡质脱模剂在模板上形成一层厚为2mm的固体蜡质状的隔离层。该隔离层防挥发,防雨淋,不污染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吸附昆虫,易脱模,混凝土构件的表面质量好。
本发明提出的蜡质预制混凝土构件隔离剂,使用方便安全,脱模效果好,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质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出的蜡质预制混凝土构件隔离剂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中国十七冶集团公司在江苏淮澳钢厂厂房预制柱施工中,采用重量份额为:工业固体石蜡90份90kg,柴油20份20kg,滑石粉4.5份4.5kg的配比。先将固体石蜡90kg放在铁锅中加热到75℃成液态,在保温的同时,向铁锅内加入20kg柴油和4.5kg滑石粉,均匀搅拌10分钟左右成胶状,在65℃-80℃热态时,用滚筒将此胶状隔离剂均匀涂刷在模板(底模和侧模)上,厚度为2mm,自然冷却后,即在模板(底模和侧模)上形成一层固体隔离层,起到脱模剂的作用。实用效果优于常用的油质液体脱模剂,施工中避免了油质脱模剂污染钢筋;拆除模板后,无混凝土与模板粘结现象,预制柱表面清洁光滑,微微泛光,有镜面效果,获得了监理和业主的高度称赞。
实施例2.
中国十七冶集团公司在南京滨江大道规划河1号桥预制空心板施工中,采用重量份额为工业固体石蜡100份100kg,柴油为25份25kg和滑石粉5份5kg的配比。先将固体石蜡100kg放在铁锅中,加热到75℃成液态。在保温的同时,向铁锅内加入25kg柴油和5kg滑石粉,均匀搅拌10分钟左右成胶状,在65℃-80℃热态时,用滚筒将此胶状隔离剂均匀涂刷在模板(底模和侧模)上,厚度为2mm,自然冷却后,即在模板(底模和侧模)上形成一层固体隔离层,起到脱模剂的作用。实用效果优于常用的油质液体脱模剂,施工中避免了油质脱模剂污染钢筋;拆除模板后,无混凝土与模板粘结现象,预制空心板表面清洁光滑,微微泛光,有镜面效果,获得了监理和业主的高度称赞。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组织应力培养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醇溶性电磁波屏蔽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