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51528.0 | 申请日: | 201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方勇;柯映林;詹建潮;黄浦缙;盖宇春;宋西民;樊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23/22 | 分类号: | B65G23/22;B65G23/08;B65G23/28;B65G23/44;B65G17/08;B65G17/30;B65G17/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输送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自动化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传统飞机装配站位之间移动采用人工操纵牵引车来牵引飞机,飞机移动的定位精度低、移动平稳性差、移动安全性差、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传统的机械输送设备及技术难以保证飞机移动的平稳性、安全性和定位精度等。因此,本专利提出重载双输送链驱动布局设计,可有效解决飞机站位间长距离移动时的技术难题,实现多架飞机站位间稳定、自动化移动,同时还具有双输送链同步性、可靠性、安装可调性强等优点,在飞机数字化装配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
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包括左主动轴链轮组、第一编码器、左输送链 左机架 左齿轮联轴器 驱动主机 右齿轮联轴器 右机架 右输送链、第二编码器、右主动轴链轮组 右从动轴链轮组、第三编码器、第四编码器、第一链张紧机构、第二链张紧机构、第三链张紧机构、第四链张紧机构、第五编码器、第六编码器、左从动轴链轮组;驱动主机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机架、右机架,左机架内设置有左主动轴链轮组、左输送链、左从动轴链轮组,右机架内设置有右主动轴链轮组、右输送链、右从动轴链轮组,驱动主机分别经由左齿轮连轴器、右齿轮连轴器连接左主动轴链轮组、右主动轴链轮组,左主动轴链轮组上啮合安装有左输送链,左主动轴链轮组外侧安装有第一编码器,左机架末端安装有左从动轴链轮组,左从动轴链轮组与左输送链啮合安装,左从动轴链轮组两侧安装有第五编码器、第六编码器,左从动轴链轮组两侧经由螺栓连接有第三链张紧机构、第四链张紧机构,右主动轴链轮组上啮合安装有右输送链,外侧安装有第一编码器,右机架末端安装有右从动轴链轮组,右从动轴链轮组与右输送链啮合安装,右从动轴链轮组两侧安装有第三编码器、第四编码器,右从动轴链轮组两侧经由螺栓连接有第三链张紧机构、第四链张紧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1)可同步驱动并列双输送链;2)对双输送链主轴同轴度要求低、调整简易;3)可自动消除温度变化及链加工精度对双链长度误差不利影响;4)适用运行距离长。
附图说明
图1是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主视图;
图2是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俯视图;
图3是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主传动部分示意图;
图4是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主传动部分侧示图;
图5是重载双输送链驱动装置从传动部分侧示图;
图中:左主动轴链轮组1、第一编码器 2、左输送链 3左机架 4左齿轮联轴器 5驱动主机 6右齿轮联轴器 7右机架 8右输送链 9、第二编码器10、右主动轴链轮组 11右从动轴链轮组 12、第三编码器 13、第四编码器 14、第一链张紧机构 15、第二链张紧机构 16、第三链张紧机构 17、第四链张紧机构18、第五编码器 19、第六编码器 20、左从动轴链轮组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并列双输送链形式,双输送链采用同一台驱动主机以双输出轴形式驱动,左、右主动轴外侧及左、右从动轴两侧均装有编码器,用于检测双链平移性、同步性,左、右从动轴两侧各装有链张紧机构以实时张紧左、右输送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锲顶升装置
- 下一篇:深潜器用补偿膜式充油接线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