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专一的祛痘药物和治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51524.2 申请日: 2010-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1804163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8
发明(设计)人: 黄泳葛 申请(专利权)人: 黄泳葛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K36/9066;A61P17/10;A61K35/56;A61K35/64;A61K35/58;A61K31/0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215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组 专一 药物 治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学和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组专一的祛痘药物和一种独特治疗痤疮的方法。

背景技术: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由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人体毛囊皮脂腺引起的慢性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头脸部、颈部、前后胸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由于患者的皮肤代谢活力下降,皮肤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从而造成皮肤的皮脂腺分泌失调,大量的皮脂堆积在皮肤表面不能清除,给有害菌大量滋生创造条件,使皮肤出现了炎症损害,形成了痤疮,通过20年的临床观察,无论是何种痤疮,从中医来说,最根本的病因是血液不好,不能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类脂而让其在皮肤表面堆积,表现为毛囊性丘疹,中央有一黑点,称黑头粉刺,周围色红,挤压有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成灰白色的小丘疹,称白头粉刺,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脸部青春痘以黑头为多,背部以白头粉刺为多,而且通过一万多病例的治疗表明,背部有粉刺的,脸部不一定有粉刺,脸部有粉刺的,其背部一定有粉刺,因脸部皮肤在表面,外露,较薄,痤疮均在皮表面显示症状,其根本的病灶、痤疮之巢穴、根据地是在背后的痤疮上。脸上的痤疮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容貌,并常导致患者产生审美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易怒和不自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治疗青春痘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维生素A酸、有机酸(水杨酸)、女性荷尔蒙、抗生素、皮肤手术等方法。治疗青春痘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什么剂型都有,主要有口服和外用两种,有些单纯口服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有些在痤疮的部位涂点药物,也有良好的效果,有些产品称其有祛痘、祛斑、祛皱、美白功效,尤如“万金油”,病因不同,岂能笼统治疗,现多数产品要求忌口,不然就会反复发作,其主要原因就是没从病根上入手,且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过敏、瘙痒、红、肿、热、痛等,由于外用直接作用于脸面治痘产品引起的毁容报道屡见不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组专一的祛痘药物和一种独特治疗痤疮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在质量百分比为2-20%白芷、2-20%百合、1-10%珍珠、5-30%三七、1-10%牛膝、5-20%金银花、5-30%野菊花、1-10%大枣、2-20%丹参、2-20%丹皮、2-20%白茅根、2-20%绞股蓝、2-20%益母草、2-20%桔梗、1-10%牡蛎、1-10%玫瑰花、2-10%白芨、2-10%白芍、2-10%蒲公英、2-10%红花、2-10%五加皮、2-10%甘草的22种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中药里,除三七和珍珠外,其余二十种中药洗净,凉干,混合,粉碎,水煮醇提,浓缩得到适宜的硫浸膏,加入经过微粉碎的三七和珍珠,添加符合药用要求和比例的药物辅料,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含片、素片、散剂、胶囊、丸剂、颗粒剂,供口服用。

在质量百分比为2-20%芦荟、2-20%大黄、2-20%冰片、2-20%黄柏、2-20%苦参、2-20%白芷、2-20%白芨、2-20%辛荑、1-10%苍耳子、1-10%蛇床子、1-10%白术、1-10%白僵蚕、1-10%野菊花、1-10%皂角刺、1-10%白蔹、1-10%赤芍、1-10%地丁、1-10%黄芩、1-10%夏枯草、1-10%蛇胆、1-10%败酱草、1-10%白花蛇舌草、1-10%迷迭香、2-20%姜黄、2-20%紫草的二十五种符合药典要求的中药中,除冰片和蛇胆外,其余二十三种中药洗净,凉干,混合,粉碎,水煮醇提,浓缩得到适宜的硫浸膏,加入经过微粉碎的冰片和蛇胆粉,添加符合药用要求和比例的药物辅料,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巴布贴、散剂、凝胶剂、软膏剂、膜剂、涂膜剂、颗粒剂、溶液剂等外用透皮吸收剂型,供外用。

独特治疗痤疮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使用上述口服药品的情况下,在患者的背部,从第一胸椎至第二腰椎的长度,以脊椎为中线,向两侧展开各20厘米的范围内,用外用透皮吸收剂型来治疗,如用上述药物制成贴剂,在前述的区域内有痤疮的地方贴上去就可以了。

本发明取材容易,均为符合国家药典的中草药,且组方严谨、科学、合理,其中口服药物中:三七止血,大枣补血,红花活血,丹参凉血,益母草统血,野菊花、白芷、白芍等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燥湿安神、化瘀散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血液的运输和清洁功能,从而治好的痤疮的根本。患者的背部从第一胸椎至第二腰椎的长度,以脊椎为中线,向两侧展开各20厘米的范围内,为患者面部痤疮的病灶、巢穴、根据地,通过经络表于脸,故用外用透皮吸收剂型来治疗,用药在背后,通过经络作用于脸,让人们在不影响原来面貌、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之中治好了所有的痤疮,并调理好了身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泳葛,未经黄泳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