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感应随钻数据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1346.3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玉;张世平;吴仲华;朱政;马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E21B17/04;G08C1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数据传输 系统 | ||
1.一种非接触电磁感应信号传输方式的随钻测量数据传输系统由信号收发器、非接触感应器、中继节组成,其特征是钻杆(3)由两个感应接头(7)、两个匹配电容(6)和传输线(8)构成,钻杆对接后,两个匹配电容(6)与两个感应接头(7)构成传输信号的非接触感应器(2),感应接头(7)由感应线圈(10)与U型铁氧体(9)组成,U型铁氧体(9)组成一铁氧体环形槽,感应线圈(10)放置在铁氧体环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钻测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是非接触感应器(2)的两个感应接头(7)分别装在两根钻杆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钻测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是非接触感应器(2)的两个匹配电容(6)与两个感应接头(7)构成传输谐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钻测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是由感应线圈(10)与U型铁氧体(9)组成感应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钻测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是信号收发器的谐振电容(11)、谐振电感(12)与非接触感应器(2)相连,对非接触感应器(2)有匹配补偿的作用,使信号以最大效率发送和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钻测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是中继节通过非接触感应器(2)接收和发送信号,并通过模拟开关进行方向的选通,把衰减的信号进行增强再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13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站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疲劳驾驶安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