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与石灰混合稳定化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50659.7 申请日: 2010-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1811816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蒋建国;殷闽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1/14 分类号: C02F11/14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贾玉健
地址: 100084 北京市1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污泥 石灰 混合 稳定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污泥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污泥与石灰混合稳定 化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是伴随着污水处理厂的产生而产 生的。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最大的副产品,含水率 高、不易脱水。污泥中既含有易腐败的有机物质和无机营养元素,也 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或卵,还有Cu、Zn、Cr和Hg等重金属, 以及部分有害的难降解有机物,如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这些化 学物质不仅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污泥散发的臭气也会污染空 气,病原体对人类健康也是潜在的威胁。近年来,污泥碱式强化干化 技术因其成本低、效能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污泥中加入石灰使污泥的PH值大于12并保持一段时间,利用 强碱性和释放出的大量热能杀死病原体,降低恶臭并钝化重金属,经 过碱式强化干化后的污泥呈粉末状或块状,体积仅为原来1/5~1/4。 同时,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避免了产品因为生物的作用而发霉发 臭利用储藏和运输。碱式干化使污泥性能得到全面改善,产品用途广 泛,可进行堆肥处理、农用及用于建材等。在污泥处置策略中,污泥 碱式干化被认同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处置方式由此可见,欧洲乃至全 世界的污泥处置技术正逐渐地向污泥碱式干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尚未提出污泥碱式干化具体工艺要求。污泥碱式干化 在意大利罗马,美国华盛顿,德国汉堡等地方有着广泛的应用。欧盟 指引(CR13714-2001),其工艺要求为:pH值为12,温度为55℃, 时间为2小时。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A类污泥处理要求: PH保持大于12至少72h,温度大于52℃至少12h,72h后含水率<50%; B类污泥处理要求:pH值在2h内必须保持在12,在接下来的22个 小时保持11.5。简单的混合之后达不到温度保持时间的要求,无法 实现稳定化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达到污泥石灰处理稳定化的效 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与石灰混合稳定化设备,具有 稳定化效果好、设备性能稳定、操作安全简单、降低运行费用、方便 后期维护保养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 泥与石灰混合稳定化设备,包括一仓体7,仓体7的上方设置有进 料口1,仓体7下方设置有排泥口8,排泥口8的出口处通过活动销 9设置有底部转动底板4,仓体7侧面设置有安全把手2和操作摇臂 3,安全把手2上的安全盖10扣在操作摇臂3上的突起11处,操作 摇臂3和底部转动底板4连接,仓体7另一侧设置有震动气缸5。

所述的仓体7采用保温材料制得或者使用保温材料保温。

污泥和石灰的混合物料由放料口1进入,在仓体7内保温2小时 后,打开安全把手2、拉动操作摇臂3后底部转动底板4打开,同时 打开振动气缸5辅助卸料,污泥从出料口8放出。该设备实现污泥和 石灰的高效混合后进一步的升温反应,达到良好的污泥稳定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一种污泥与石灰高效混合反应设备,坐落在支架脚轮 6上,包括一仓体7,仓体7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仓体7下方设 置有排泥口8,排泥口8的出口处通过活动销9设置有底部转动底板 4,,仓体7侧面设置有安全把手2和操作摇臂3,安全把手2上的安 全盖10扣在操作摇臂3上的突起11处,使得安全把手2控制操作摇 臂3的固定和转动,操作摇臂3和底部转动底板4轴连接,仓体7另 一侧设置有震动气缸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仓体7由保温材料制成或者使用保 温材料保温,污泥与石灰初步混合后的物料由放料口1进入,在仓体 7内保温2小时,可以使污泥和石灰进一步的升温反应,杀死病原微 生物。2小时后,打开安全把手2、拉动操作摇臂3,使得底部转动 底板4打开,同时打开振动气缸5辅助卸料,污泥从出料口8放出。

本发明实现污泥和石灰的高效混合后进一步的升温反应,并保持 一段时间(2小时),高温可以带走一部分污泥中的水,同时可以杀 死病原微生物,可达到一级稳定化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