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创新比阿培南侧链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9894.2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开朝;李兴民;陶友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欧亚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04 | 分类号: | C07D2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创新 南侧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中间体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创新比阿培南的侧链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酰胺抗生素研究领域转化。在对诸如青霉烯、碳青霉烯、氧头孢烯、碳头孢烯的研究中,涌现出了一些很好的品种,从而更增添了广大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兴趣,上市品种以及处于临床或前期临床研究的品种就多达十几个。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应用于临床的有亚胺培南(imipenem,IPM)、美罗培南(meropenem)、帕尼培南(panipenem)以及拜埃培南等,经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细菌感染疗效优异,毒副反应少。
比阿培南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包括耐药的绿脓杆菌)、厌氧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DHP-1的稳定性较伊米培南强。较其他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品种,比阿培南肾毒性几乎为零,具有能单独给药;并且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不会诱发癫痫发作,能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对抑制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比亚胺培南强2~4倍,抑制耐药绿脓杆菌比美罗培南强4~8倍,对不动杆菌、厌氧菌比头孢他啶有效。临床适用于治疗慢支炎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肾盂肾炎、复杂性膀胱炎、腹膜炎及子宫附件炎。
6,7-二氢-6-巯基-5H-吡唑并[1,2-a][1,2,4]三氮唑氯化物或6,7-二氢-6-巯基-5H-吡唑并[1,2-a][1,2,4]三氮唑氯化物(式X)属于比阿培南的关键中间体,其制备方法目前主要由两种:路线1:以1,2-二(叔丁氧羰基)肼为原料,以1,3-二溴-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丙醇和氢化钠得到取代的吡唑,再用四丁基氟化胺将保护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去掉得吡唑醇,经甲磺酰化,与对甲氧基巯基锂反应得对甲氧基巯基取代吡唑,用无水氯化氢将保护基团叔丁基氧羰基脱除得吡唑盐酸盐,将其在碱性条件下与甲基甲亚胺盐酸盐环合得取代的三唑内嗡盐,最后再酸性条件下脱除保护基得到。路线2:以水合肼,甲酸乙酯和丙酮反应得晶体,将其用烯丙基溴和碳酸钾在乙酸乙酯中烯丙基化得到酮亚胺,再与甲酸反应得二甲酰化烯丙基肼,用溴素将其溴化,再用碳酸钾和热乙酸乙酯将其环合得环合二甲酰基物,用硫代乙酸钾与其取代的硫代乙酰吡唑,再含有氢氧化钾的甲醇中分解,再用稍过量的甲酸酸化得到巯基取代吡唑,在三氯化铁催化下用空气将其氧化得二硫化物,用浓盐酸和甲醇去甲酰化得吡唑连硫二氯化氢化物,再与乙基甲亚胺盐酸盐在碳酸氢钾存在下环合得连硫三唑内嗡盐,最后用正丁基膦再四氢呋喃中还原得化合物。路线1需要9步反应,但其原料1,2-二(叔丁基氧羰基)肼还需要进行合成,而且不但收率低,而且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试剂大多进口,价格昂贵,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路线2需要11步反应,但其原料易得,所需条件较简便,试剂绝大多数为国产,价格便宜,但是收率低,最高收率为18%;其中4-溴-1,2-二甲酰基吡唑烷(本发明中的式IV化合物)的收率仅为36%左右[石和鹏,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1):45-47],中国专利申请CN101121716A中侧链6,7-二氢-6-巯基-5H-吡唑并[1,2-a][1,2,4]三氮唑氯化物的总收率为5%左右,其中4-溴-1,2-二甲酰基吡唑烷的收率仅为30%左右,且现有技术中用到的有毒试剂较多,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创新比阿培南侧链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一种绿色创新比阿培南侧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化合物和化合物NH2NH2·H2O,在化合物EtOH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HCONHNHCHO(I);
(2)化合物HCONH NHCHO(I)在化合物K2CO3和化合物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3)化合物和化合物KBr,H2O2在催化剂的情况生成化合物
(4)化合物和化合物K2CO3反应生成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制备化合物HCONHNHCH·O(I),所述的化合物和化合物NH2NH2·H2O的最佳反应按照物质的量比例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欧亚生物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欧亚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