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快速导湿复合结构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9632.6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祝成炎;田伟;李艳清;张红霞;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快速 复合 结构 机织 面料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单向快速导湿复合结构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设计工艺与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工艺包括单向导湿模型的建立和组织结构的设计步骤;所述的织造工艺以建立的织物导湿模型的导湿原理为依据,进行经、纬纱原料的选择和织造步骤;
所述的单向导湿模型采用单层织物的单向导湿模型,双层织物的单向导湿模型及多层织物单向导湿模型中的一种;
所述的组织结构采用单层织物、双层织物、三层织物和多层织物组织中的一种;
所述的单层织物的单向导湿模型是指当织物的经纬纱线交织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时,建立出织物具有单项导湿性能的模型,也就是说当织物只采用一组经纱或纬纱,采用单层织物导湿模型;外表面采用吸湿性好的原料构成的亲水面,内表面采用吸湿性略差的原料构成的疏水面;所述的设计工艺根据织物组织结构的不同,所采用的单层织物的单向导湿模型分为经纬纱不同吸湿性能的单向导湿模型;
所述的双层织物、三层织物或多层织物组织所采用的单向导湿模型是指当经纬纱都是两组或三组或多组中的一种时,织物就分为两层或三层或多层织物,此时当织物为双层时,采用双层织物的单向导湿模型,外层为亲水层,内层为疏水层;当织物为三层或多层织物时,采用多层织物单向导湿模型,织物的外层为亲水层,内层为疏水层,中层需要是导水层;
所述的经、纬纱原料选用吸湿导湿纤维为原料;
所述的经纱原料采用Cooldry,PLA/棉混纺纱,天丝中的一种或多种,纬纱原料采用天丝,快导涤纶/棉混纺纱,PLA/棉混纺纱,Cooldry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织造过程采用剑杆织机,织造步骤为整经、上浆、穿结经、织造,然后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缝头,烧毛、退浆、炼漂、染色、柔软定形这几个后整理步骤完成整个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6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