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气捕消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9353.X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1810991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常宏宏;申峻;寇子明;吴娟;李兴;魏文珑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D53/68 分类号: B01D53/68
代理公司: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戎文华
地址: 030024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氯气 捕消粉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气捕消粉的制备方法,尤其是用于氯气泄露事故发生应急处置的一种氯气捕消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溶剂、盐酸、漂白粉以及制造药物和农药;在生产塑料聚氯乙烯、合成纤维氯纶、合成橡胶氯丁橡胶和氯化橡胶等合成材料时也需用多量氯气,还用于氯化物和氯酸盐的制备。氯气液化后压入钢瓶常供纸浆漂白、纺织品漂白、自来水消毒杀菌、制次氯酸钠、从卤水中提炼溴和碘以及某些金属或硅的提纯治炼等。

氯气是一种常温下呈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损害全身器官和系统,氯气比重比空气略重,若没有风力作用会很长时间潜藏在低洼部位。而液氯是氯气加压后液化所得,储存压力较大,加之氯气的化学活泼性,所以氯气必须用特制的储气罐高密封装,但液氯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泄露等事故仍常有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强、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伤害途径多。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11月以来,全国发生氯气事故10余起,2003年11月3日浙江西阳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71人中毒;2003年11月3日四川大足县排放废旧氯气钢瓶的氯气造成30余人中毒,其中5人重度中毒;2003年11月6日湖北东风造纸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48人中毒住院治疗,5人病情严重;2003年11月28日,上海嘉定区化工厂液氯钢瓶阀门损坏造成59人中毒住院;2004年1月13日河南郾城县发生液氯槽车泄漏事故造成2.4万人疏散;2004年1月15日齐齐哈尔市发生氯气钢瓶泄漏事故造成14人留院治疗2018人疏散;2005年3月29日晚6时京沪高速路淮安段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疏散村民近1万人。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周围15余万人紧急疏散。

氯气泄漏或爆炸为突发事件,尤其是移动氯源因具有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等众多不确定因素而显得更为危险。现有的氯泄漏处理处置措施主要是将碱性物质配制为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捕消,最为常用的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等,其中氢氧化钠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溅到皮肤上,会造成皮肤灼伤,溅入眼内会造成失明,且吸收氯气后的生成物次氯酸钠遇光易分解,还会释放出氯气造成二次污染,亚硫酸钠对氯气的吸收量小还要同氢氧化钠一起使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对以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氯气捕消剂进行了相关研究,公开号为CN1070589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以生石灰为原料的氯气捕消剂,通过将块状的在一定温度下加到碱溶液中进行搅拌,同时加入适量的防潮剂、分散剂等助剂后控制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待生石灰消化后进行沉降、浓缩、过滤、干燥、粉碎、筛分等操作得到氯气捕消剂,但该法得到的氯气捕消剂容易吸潮和合结块,因此公开号为CN1973965A的发明专利对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再添加表面活性剂、覆膜干燥剂、覆膜干燥剂的稀释剂和硅酸钠制备而成,该法制的捕消剂具有良好的除氯效果。但该法制备过程和捕消粉的组分均较复杂,且使用丙酮作为覆膜干燥剂的稀释剂,丙酮为易挥发有机原料,可导致操作环境污染,另外丙酮被我国列为“易制毒化学品”,也致使其购买、使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本发明针对氯气泄露可能产生的重大危害和对目前氯气捕消研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经大量试验提出了以硫代硫酸钠为主要原料,添加合适助剂,采用干法制备氯气捕消剂。在前期试验过程中,对湿法和干法制粉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发现干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等特点,为了进一步确定并优化工艺,考察了30多种添加剂及其用量对粉体制备过程和粉体性能的影响,也研究了粉体粒度对松密度、氯气消除率等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工艺配方和参数。本发明制得的硫代硫酸钠捕消剂对氯气的捕消效果好,粉体流动性、松密度好,具有优良的防潮和防结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气捕消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氯气捕消粉制备方法使用丙酮作为覆膜干燥剂的稀释剂,导致操作环境污染以及容易吸潮和合结块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制备方法是按质量分数将80%~95%的硫代硫酸钠、1%~5%的硬脂酸镁、1%~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3%~10%的硅酸钠粉碎后用400目标准分样筛筛分后,制得氯气捕消粉。

本发明上述方法所制备的是一种改性的硫代硫酸钠粉,其松密度≤0.55g/cm3,对氯气的吸附量≥0.23g/g(每克捕消剂吸收氯气的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3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