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9200.5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直幸;石塚康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D41/40 | 分类号: | F02D41/40;F02D41/04;F02M4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郝文博;王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检测燃料喷射状态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所述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应用到燃料喷射系统中,该燃料喷射系统中,燃料喷射器(20)喷射蓄压器(12)中蓄积的燃料,该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包括:
燃料压力传感器(20a),设置在燃料通道(14,25)中,该燃料通道流体连接蓄压器(12)和燃料喷射器(20)的燃料喷射孔(20f),该燃料压力传感器(20a)检测由于燃料从燃料喷射孔(20f)喷射而改变的燃料压力;和
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30,S108-S111),用于基于下列因素计算最大燃料喷射率(Rβ):
燃料压力由于燃料喷射率增大而减小的时间段中燃料压力的下降波形(A1);和
燃料压力由于燃料喷射率减小而增大的时间段中燃料压力的上升波形(A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包括:
下降模型化部分(30,S101,S102),用于通过下降模型化函数来模型化下降波形(A1);和
上升模型化部分(30,S103,S104),用于通过上升模型化函数来模型化上升波形(A2),和
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基于下降模型化函数和上升模型化函数来计算最大燃料喷射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包括:
基准压力计算部分(30,S201-S206),用于基于恰好在下降波形(A1)产生之前的燃料压力来计算基准压力(Ps(n)),和
交点压力计算部分(30,S105),用于计算在下降模型化函数表达的第一线和上升模型化函数表达的第二线的交点处的交点压力(Pint),和
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基于基准压力(Ps(n))和交点压力(Pint)之间的压差计算最大燃料喷射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准压力(Ps(n))和交点压力(Pint)之间的压力差小于或等于特定值(ΔP3)的情况中,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计算最大燃料喷射率(Rβ),从而随着交点压力越小,最大燃料喷射率越大,和
在压力差大于特定值的情况中,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基于特定上限值计算最大燃料喷射率(Rβ),与交点压力无关。
5.一种检测燃料喷射状态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所述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应用到燃料喷射系统中,该燃料喷射系统中,燃料喷射器(20)喷射蓄压器(12)中蓄积的燃料,该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包括:
燃料压力传感器(20a),设置在燃料通道(14,25)中,该燃料通道流体连接蓄压器(12)和燃料喷射器(20)的燃料喷射孔(20f),
该燃料压力传感器(20a)检测由于燃料从燃料喷射孔(20f)喷射而改变的燃料压力;和
下降模型化部分(30,S101,S102),用于通过下降模型化函数来模型化下降波形(A1);和
上升模型化部分(30,S103,S104),用于通过上升模型化函数来模型化上升波形(A2),
交点压力计算部分(30,S105),用于计算在下降模型化函数表达的第一线和上升模型化函数表达的第二线的交点处的交点压力(Pint);
基准压力计算部分(30,S201-S206),用于基于恰好在下降波形(A1)产生之前的燃料压力来计算基准压力(Ps(n)),和
判定部分(30,S108),用于判定基准压力(Ps(n))和交点压力(Pint)之间的压力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ΔP3);和
最大燃料喷射率计算部分(30,S108-S111),用于当基准压力(Ps(n))和交点压力(Pint)之间的压力差大于特定值(ΔP3)时,基于特定值(ΔP3)计算最大燃料喷射率(Rβ),与交点压力无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特定值(ΔP3)根据基准压力(Ps(n))变化。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喷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准压力计算部分限定包括燃料喷射开始时刻(Is)的特定时间段(T12),并且将特定时间段(T12)中的平均燃料压力(Pave)设定为基准压力(P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2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