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9096.X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1804189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8
发明(设计)人: 王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 王亚丽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5/00;A61P29/0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张克勤
地址: 734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原发性 痛经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据调查,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占痛经的36.06%。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占13.59%。对其治疗,西医强调止痛、镇静,非甾体类消炎药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最常用的西药。虽起效快,但不良反应大,疗效难以持久。中药治疗痛经既有速效止痛的作用,又有防止痛经再次发作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良好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

本发明原料中的药材组成和重量份配比为:

归尾5-15份、香附20-40份、  苏木5-15份、 鸡血藤10-20份、

桃仁5-15份、延胡索10-20份、赤芍5-15份、 生姜10-15份、

三七5-25份、艾叶5-12份、   山楂10-20份、郁金3-9份、

桂枝3-9份   和丁香3-9份。

原料中的药材组成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

归尾10份、香附30份、  苏木10份、鸡血藤10份、

桃仁10份、延胡索15份、赤芍10份、生姜10份、

三七10份、艾叶6份、   山楂10份、郁金6份、

桂枝6份、 和丁香6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称取归尾、香附、苏木、鸡血藤、桃仁、延胡索、赤芍、生姜、艾叶、山楂、郁金、桂枝及丁香,加水500毫升文火慢煎半小时,取上清液。另取三七10克研成细粉,另包待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于每次月经周期前两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清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服用时取上清液冲服三七粉,连服五天即可。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及其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按中医理论进行中草药的全新组方,实现对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治疗。

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中,归尾性温、味甘、辛,可行气补血,活血通经,为君药;香附性平、辛,味微苦、微甘,乃气病之总司,可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为君药;苏木性平、味甘、咸,可解血祛瘀止痛通经,为臣药;鸡血藤性温、味苦、甘,可祛瘀生新,流利经脉,为臣药;桃仁性平、味苦、甘,可活血祛瘀,为臣药;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可活血利气止痛,为臣药;赤芍性微寒、味苦,可活血散瘀,为臣药;生姜性微温、味辛,可增进血行,为使药;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可散瘀定痛,能通能补,为臣药;艾叶性温、味苦、辛,可温经散寒止痛,为使药;山楂性温、味酸、甘,可行气散瘀,为佐药;郁金性寒、味苦、辛,可行气化瘀,为佐药;桂枝性温、味甘、辛,可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为使药;丁香性温、味辛,可温中散寒止痛,为佐药。以上述十四味中草药经辩证组方、有机配伍,相互辅佐,可达到行气活血、祛瘀散寒、止痛通经的效果,从而实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目的。

本发明中药组方的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由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体重为18~22g。

药品:该中药组方以蒸馏水文火慢煎半小时后浓缩备用。

二、方法:

最大耐受量试验

雌性小鼠20只,于实验前一天,隔夜禁食不禁水,在室温20±2℃的条件下,24小时内灌胃给药两次,给药量为15.0g/Kg,给药后观察一周。

结果小鼠在给药后30分钟内,由于给药体积偏大,稍有不适,其表现为小鼠拉稀,弓背现象,随后迅速恢复正常,且较安静,连续观察两周,小鼠全部存活,剖检,肉眼仔细观察主要内部脏器,未见异常。

三、结论:

根据中药毒理研究要求,在小鼠能够接受最大浓度下的最大体积,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小鼠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未见明显毒性,表明该药毒性很小,临床使用安全。

本发明组方的临床研究资料

1.一般资料

所选180例病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年龄在13岁一42岁之间。病程一年之内48例,1-2年45例,2-4年66例,4年以上21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138例,周期失调42例。痛经时间多在月经来潮第一、二天为主。大多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痛经症状未得到改善。

2.诊断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丽,未经王亚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