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制备氟化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48617.X | 申请日: | 201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应盛荣;周贞锋;徐建国;叶文龙;应学来;姜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7/19 | 分类号: | C01B7/19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铵盐 原料 制备 氟化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化氢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由硫酸氢铵和氟铵盐来制造氟化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氟化氢是氟化工的基础原料,分子式HF;氟化氢以及它的水溶液可用于制造有机或无机氟化物,如氟碳化合物、各种氟致冷剂、氟树脂、氟化铝、氟化钾、冰晶石等,可用于玻璃蚀刻、电镀、陶瓷处理、石油工业催化剂、磨沙灯泡制造、金属铸件除砂、石墨灰份去除、金属清洗(黄铜、不锈钢)和半导体(锗、硅)制造等;也是制造元素氟的主要原料。
氟化氢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以萤石粉和硫酸为原料,经加热生成氟化氢气体;但由于萤石资源越来越紧缺,此工艺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将因资源因素受到限制。
专利号200310104113.8《一种磷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方法》,把磷肥生产的含氟尾气,制成固体氟化氢铵,固体氟化氢铵与硫酸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氟化氢气体和硫酸氨盐,氟化氢气体经净化、吸收得到氢氟酸,或经净化、冷凝得到无水氟化氢;硫酸铵与硫酸氢铵的混合物再与碳酸氢铵或经气化后的液氨,在一混合器内混合,经熟化、粉碎后,得到肥料级硫酸铵产品。该专利小试成功,工业化生产却由于设备问题不能进行。专利申请号200610017815.6《一种生产氢氟酸的方法》,以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和硫酸为原料,将氟化铵或氟化氢铵与硫酸按摩尔比2∶1的配比在反应釜内混合反应,产生的气体经冷凝净化或吸收得到无水氢氟酸或有水氢氟酸的,反应产生的固体为硫酸铵产品。专利申请号200610017811.8《生产氢氟酸的方法》,以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和硫酸为原料,将氟化铵或氟化氢铵与硫酸按摩尔比1∶1的配比在反应釜内混合反应,产生的气体经冷凝净化或吸收得到无水氢氟酸或有水氢氟酸的,反应产生的液体经冷却结晶后为硫酸氢铵产品。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把氟化铵或氟化氢铵与硫酸进行反应来产生氟化氢气体。其缺陷是硫酸与氨都变成了低价值的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消耗了宝贵的原料,使得氟化氢或氢氟酸的生产成本增高;而且固体产物硫酸铵或硫酸氢铵中含有较高的氟盐,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后才能成为硫酸铵产品,处理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并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路线合理,没有副产品,设备简单且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氟化氢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生产无水氟化氢或有水氢氟酸。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制备氟化氢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硫酸氢铵加热到熔融状态,熔融温度控制在115℃~200℃;再往硫酸氢铵熔液里添加氟铵盐,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220℃以下,其产物为氟化氢气体与硫酸铵固体;其中产物硫酸铵固体通过热解器,被分解为氨气和硫酸氢铵,热解温度控制在230℃~350℃;硫酸氢铵返回到反应系统做原料。
本发明的一种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制备氟化氢的方法中通过热解器分解硫酸铵固体时产生的氨气,经过吸收、冷凝成为液氨产品;或直接输送到生产氟铵盐的工序,作为氟铵盐的原料。
本发明的一种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制备氟化氢的方法,其反应系统中的氟铵盐是氟化铵(NH4F)、氟化氢铵(NH4HF2)、三氟氢铵(NH4H2F3)、四氟氢铵(NH4H3F4)、五氟氢铵(NH4H4F5)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a.硫酸氢铵和氟化铵反应,生成氟化氢和硫酸铵:
NH4HSO4+NH4F→HF↑+(NH4)2SO4
b.硫酸氢铵和氟化氢铵反应,生成氟化氢和硫酸铵:
NH4HSO4+NH4HF2→2HF↑+(NH4)2SO4
c.硫酸氢铵和三氟氢铵反应,生成氟化氢和硫酸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