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动式触控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8132.0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兵;洪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宋冠群 |
地址: | 20131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式触控 模块 应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动式触控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电脑、移动通信装置以及影音播放装置等电子装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另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不仅重视电子装置的功能性,设计与产品型态更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目前的笔记本电脑通常设置触控板以替代鼠标。然而,现有的触控板通常固定于笔记本电脑的主体,不仅无法提供新颖独特的设计以展现个人风格,而且无法为使用者提供例如移动或者旋转的直觉性操作。此外,当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不够大时,使用者往往需要上下左右移动页面以进行完整的浏览。然而,目前的触控板无法便捷地完成上述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式触控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动式触控模块,设置于主体。可动式触控模块包括可动件、触控单元、多个弹性单元、四向感应元件以及至少两个旋转感应元件。可动件设置于主体且相对于主体在一个平面上为可活动的。可动件具有第一容置区。触控单元固定于可动件。弹性单元设置于主体且抵靠于可动件的四周。四向感应元件固定于主体且位于可动件的第一容置区内。旋转感应元件固定于主体且位于可动件的第一容置区内。当可动件沿平面移动时,可动件沿一个方向触发四向感应元件。当可动件在平面上旋转时,可动件对应地触发这些旋转感应元件中的一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主体以及可动式触控模块。可动式触控模块设置于主体且包括可动件、触控单元、多个弹性单元、四向感应元件以及至少两个旋转感应元件。可动件设置于主体且相对于主体在一个平面上为可活动的。可动件具有第一容置区。触控单元固定于可动件。弹性单元设置于主体且抵靠于可动件的四周。四向感应元件固定于主体且位于可动件的第一容置区内。旋转感应元件固定于主体且位于可动件的第一容置区内。当可动件沿平面移动时,可动件沿一个方向触发四向感应元件。当可动件在平面上旋转时,可动件对应地触发这些旋转感应元件中的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是:
本发明提供的可动式触控模块的可动件相对于主体于一个平面上为可活动。而且,触控单元固定于可动件。由此,使用者可通过操作触控单元以使可动件沿平面移动或者于平面上旋转以沿不同方向触发四向感应元件或者触发不同的旋转感应元件,用以实现各种功能。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可动式触控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不仅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设计,而且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操作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动式触控模块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动式触控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动式触控模块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1包括主体10以及可动式触控模块12。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为笔记本电脑。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也可为移动通信装置或影音播放装置等其它电子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动式触控模块12设置于主体10。主体10包括壳体100以及电路板102。电路板102设置于壳体100内。可动式触控模块12包括触控单元120、框体121、可动件122、多个弹性单元124(如图4所示)、四向感应元件126、至少两个旋转感应元件128以及两个按压开关129。
在本实施例中,可动件122设置于主体10且相对于主体10在一平面上为可活动的。在此,所述平面为设置为电路板102所在平面。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可动件相对于主体10活动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材电镀生产中的断线自停装置
- 下一篇:垂直式石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