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结构Ku波段雷达吸波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8080.7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夏钢锋;樊飞跃;孙毅;赵虎;周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拓谷超细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27/38;C08L63/00;C08K13/02;C08K3/22;C08K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结构 ku 波段 雷达 材料 | ||
1.一种薄膜结构Ku波段雷达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六层吸波 材料层和五张塑料薄膜,六层吸波材料层的每两层吸波材料层间均设有塑料薄 膜,所述第一层吸波材料层原料为:偶联剂1.50份、稀释剂50份、铁氧体150 份、60%环氧树脂53.67份、固化剂16.29份;所述第二层吸波材料层原料为: 偶联剂1.50份、稀释剂50份、羰基铁吸收剂150份、60%环氧树脂39.83份、 固化剂12.93份;所述第三层吸波材料层原料为:偶联剂1.50份、稀释剂50 份、羰基铁吸收剂150份、60%环氧树脂109.02份、固化剂33.10份;所述第 四、五、六层吸波材料层原料为:偶联剂1.50份、稀释剂50份、羰基铁吸收 剂150份、60%环氧树脂39.83份、固化剂12.93份;取1.50份偶联剂用50份 稀释剂稀释,加入到150份铁氧体中,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向混合物中加入 60%环氧树脂53.67份搅匀,再加入固化剂16.29份,将混合好的涂料用高速剪 切机剪切15分钟,静置冷却后用毛刷刷在处理过的塑料薄膜上,放入30℃的烘 箱中1小时后,将烘箱温度升至60℃固化5小时制成带第一层吸波材料层的塑 料薄膜;取1.50份偶联剂用50份稀释剂稀释,加入到150份羰基铁吸收剂 中,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向混合物中加入60%环氧树脂39.83份搅匀,再加入 固化剂12.93份,将混合好的涂料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5分钟,静置冷却后用毛 刷刷在处理过的塑料薄膜上,放入30℃的烘箱中1小时后,将烘箱温度升至60 ℃固化5小时制成带第二层吸波材料层的塑料薄膜;取1.50份偶联剂用50份稀 释剂稀释,加入到150份羰基铁吸收剂中,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向混合物中加 入60%环氧树脂109.02份搅匀,再加入固化剂33.10份,将混合好的涂料用高 速剪切机剪切15分钟,静置冷却后用毛刷刷在处理过的塑料薄膜上,放入30 ℃的烘箱中1小时后,将烘箱温度升至60℃固化5小时制成带第三层吸波材料 层的塑料薄膜;取1.50份偶联剂用50份稀释剂稀释,加入到150份羰基铁吸 收剂中,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向混合物中加入60%环氧树脂39.83份搅匀,再 加入固化剂12.93份,将混合好的涂料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5分钟,静置冷却后 用毛刷刷在处理过的塑料薄膜上,放入30℃的烘箱中1小时后,将烘箱温度升 至60℃固化5小时制成带第四层吸波材料层的塑料薄膜;取1.50份偶联剂用 50份稀释剂稀释,加入到150份羰基铁吸收剂中,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向混 合物中加入60%环氧树脂39.83份搅匀,再加入固化剂12.93份,将混合好的涂 料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5分钟,静置冷却后用毛刷刷在处理过的塑料薄膜的正、 反两面,放入30℃的烘箱中1小时后,将烘箱温度升至60℃固化5小时制成正、 反两面带第五层吸波材料层和第六吸波材料层的塑料薄膜;将上述5张带吸波 涂层的塑料薄膜由上至下依次压合,采用60%的环氧树脂E-44与固化剂D-400 按质量份数比2∶1混合后作为胶合剂,使用胶合剂把步骤压合的5张塑料薄膜 按由上至下顺序粘贴成吸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结构Ku波段雷达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 述偶联剂是硅烷偶联剂KH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结构Ku波段雷达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 述稀释剂为体积比7∶3的二甲苯和正丁醇,或稀释剂为体积比4∶3∶3的二甲 苯、丙酮和乙酸丁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结构Ku波段雷达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 述固化剂为聚醚胺D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结构Ku波段雷达吸波材料,其特征是:所 述塑料薄膜厚度为0.13mm,所述吸波涂层的厚度为0.0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拓谷超细粉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拓谷超细粉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0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冷却系统
- 下一篇:水冷却风干系统的干燥风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