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570.5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亮;林元华;自伟;胡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旭亮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48;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锆 复合 陶瓷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较好可加工性能的纳米 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属于生物惰性陶瓷,具有三种同素异型结构,即单斜相 (m-ZrO2)、四方相(t-ZrO2)、立方相(c-ZrO2),三相的转变关系为:
一些稳定剂如Y2O3可以将氧化锆在室温下稳定在四方相,其中
3mol%Y2O3稳定的氧化锆(3Y-TZP)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强 度高韧性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牙科修复材料。近年来,在牙科学家和 材料学家的共同努力下,3Y-TZP作为牙修复体的增强、增韧材料,表面 改性材料以及牙种植体,全瓷修复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 于氧化锆硬度太大,难于加工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目前 的加工方法多采用二次烧结的方法,即先烧结成易于加工的疏松结构, 加工后再次烧结,这就降低了加工的准确性,增加了加工的复杂性。
为提高氧化锆的可加工性,现在主要采用添加辅助成分制备复合陶 瓷的方法,即修饰纳米级的氧化锆颗粒形成一种核-壳包覆的结构,改善 其加工等一系列性能。按反应体系的状态,包覆可分为固相包覆法、气 相包覆法和液相包覆法;按包覆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包覆法和化学包覆法; 按壳层物质的性质可分为金属包覆法、无机包覆法和有机包覆法等等。 是将固相或液相或气相的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 物理或化学变化实现包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锆 复合陶瓷的合成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具有很好 的可加工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合成方法,具 体为:
1)采用液相包覆法制备含量为20~30wt%的CePO4包覆的 3Y-TZP纳米粉体;
2)将粉体进行干压和冷静压成型;
3)无压烧结成致密块体。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CePO4含量的最优值为25wt%。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纳米粉体制备过程为:将设定量的3Y-TZP 粉体配置成悬浮液,超声分散后,将设定量的分散剂、脱模剂加入3Y-TZP 悬浮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加入溶解的计算量的磷酸氢二铵,进行超声 分散;用磷酸将混合均匀的悬浮液调Ph值为3.5~4.5,滴入溶解的计算 量的硝酸铈,控制反应温度为45~55℃,在搅拌下进行反应;絮凝完全 后将上层清液倒出,把下层固相含量较大的部分进行离心分离,最后在 烘箱中烘干,研磨后煅烧,再研磨后制得纳米粉体。
进一步,所述Ph最优值为4.0。
进一步,所述反应温度最优值为50℃。
进一步,所述研磨后煅烧温度为800℃。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烧结温度为1200℃~1500℃。
进一步,所述烧结温度的最优值为1400℃。
本发明一种纳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合成方法,通过控制包覆过程及 烧结过程的一切可控的因素,摸索出生产优良可加工性能纳米氧化锆复 合陶瓷的条件,以获得复合陶瓷的优良的可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CePO4粉末的TEM图;
图1b为3Y-TZP粉体的TEM图;
图1c为25wt%CePO4包覆的3Y-TZP粉体的TEM图;
图2不同CePO4含量包覆的3Y-TZP粉体的XRD曲线图;
图3a为不同烧结温度的块体的相对密度曲线图;
图3b为不同烧结温度的块体的线性收缩率曲线图;
图4为不同CePO4含量烧结的块体的可加工指数曲线图;
图5为不同温度烧结块体的硬度和弯曲强度;
图6为不同烧结温度的块体的断裂韧性和可加工指数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旭亮,未经邓旭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