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运算频率的二进制运算解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555.0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算 频率 二进制 解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多位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的位解码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缩短的关键路径的二决定位的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器。
背景技术
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ontext-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Coding,CABAC)解码算法是利用基本的连续运算去计算用于情境变量的范围、偏移和查阅表。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的数据相依特性,导致在实时处理高清晰度影像时,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须做每秒30亿次的运算,因此使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很难达到高速解码。基本上,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的位解码器包含一决定位解码器和一旁路位解码器,通过实验,可知所有位中的80%-90%位被编码成决定位,而其余位被编码成旁路位。虽然Jahanghir等发明人的美国专利第7,262,722号已揭示使用利用平行架构改善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的效能的方法,但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算法不像其它H.264/AVC标准的视讯解码工具,要利用平行架构去改善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的效能并不容易。因为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是使用连续顺序的解码,然而连续顺序的解码会使得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解码成为H.264/AVC标准主要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揭示一种多位全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的位解码器,包含一第一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一第一寄存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一寄存器输出的讯号;一第二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一寄存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一寄存器输出的讯号;一第三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一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四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二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一多工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三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三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第四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四查阅表输出的讯号;及一第二多工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一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三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二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查阅表输出的讯号;其中该第一多工器和该第二多工器皆由一第一讯号控制。该位解码器还包含串联耦接的一第二寄存器、一第一加法器、一第二加法器和一第一比较模块,该第一比较模块用以输出该第一讯号。该位解码器还包含一第三多工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通过一第三寄存器耦接于该第二多工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二多工器输出的讯号;一第五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三多工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三多工器输出的讯号;一第六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三多工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三多工器输出的讯号;一第七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五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五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八查阅表,具有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六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六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四多工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七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七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第八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八查阅表输出的讯号;及一第五多工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五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五查阅表输出的讯号,一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第六查阅表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第六查阅表输出的讯号;其中该第四多工器和该第五多工器皆由一第二讯号控制;其中该第一寄存器的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五多工器的输出端,用以储存该第五多工器输出的讯号。该位解码器还包含串联耦接的一第三加法器、一第四加法器和一第二比较模块,该第二比较模块用以输出该第二讯号。
附图说明
图1是视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视讯处理系统的决定位解码器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图2的决定位解码器的关键路径。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示的决定位解码器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说明图4的决定位解码器的详细架构。
图7和图8是说明图5和图6的决定位解码器的关键路径。
附图符号说明
10 视讯处理系统
11 视讯源
12 视讯处理器
13 视讯显示器
20 解码器
25、40、405 寄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