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255.2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超;盖皓;程俊民;王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许绝电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3/36;C08K5/1539;C08K5/17;C08K3/04;C08L79/02;H01B3/40;H01F27/3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缪风举;张欣棠 |
地址: | 461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放电 浇注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属于电工环氧绝缘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干式电力变压器的浇注使用,提高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电气稳定性能。
背景及技术
局部放电是电力变压器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干式电力变压器主要是用环氧浇注树脂做绝缘处理,公知的环氧浇注树脂分为A、B两个组份,其制造工艺分别为:
A组份:原料(E51型环氧树脂或E44型环氧树脂)→二氧化硅粉料→立索尔大红粉颜料均匀混合→真空内循环薄膜法脱气→得A组份。
B组份:甲基四氢苯酐→N N-二甲基苄胺→二氧化硅粉→均匀混合→真空内循环薄膜法脱气→得B组份。
上述已有环氧浇铸树脂的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二氧化硅粉料为细度极小的粉末,单位重量份表面积特别大,亲水性强,即使通过烘箱预烘脱水,在浇铸体的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造成浇注体成型后存在微小气泡,干式变压器使用这种带有气泡的原料浇铸的浇注体,对干式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瞬间高压电弧下,易于产生线圈间击穿短路,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环氧浇铸树脂在浇铸柱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造成浇注体成型后存在微小气泡,易于产生线圈间局部放电,造成短路击穿,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这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在施工中不产生气泡,干式变压器使用这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树脂浇铸体,不会造成线圈间击穿短路,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本方法的目的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制一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这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1、A组份:E39D型环氧树脂20-30份,CYD128型环氧浇注树脂50-90份,594型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3-10份,半导体树脂浆料10-40份,800-1200目细度的SiO2 80-120份
2、B组份:甲基四氢苯酐100~140份,1000-1500目细度的SiO280~190份,N N-二甲基苄胺0.1~1.5份,端羟基液体橡胶20~70份。
一种抗局部放电环氧浇注树脂的制备方法:
(1)、A组份的制备方法:
E 39D型环氧树脂20-30份→CYD128型环氧浇注树脂50-90份→594型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3-10份→半导体树脂浆料10-40份→800-1200目细度的SiO2 80-120份均匀混合→真空内循环薄膜法脱气→得A组份。
(2)、B组份的制备方法:
甲基四氢苯酐100~140份→1000-1500目细度的SiO2 80~190份→N N-二甲基苄胺0.1~1.5份→端羟基液体橡胶20~70份均匀混合→真空内循环薄膜法脱气→得B组份。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生产的环氧浇注树脂抗放电能力强,用这种环氧浇注树脂浇铸变压器柱体,极大地提高线圈浇注体的抗局部放电性能,提高了变压器的电气稳定性能和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新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1
(a)、取E39D型环氧树脂30kg,加入CYD128型环氧浇注树脂50kg、594型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5kg半导体树脂浆料10kg、800-1200目细度的SiO2 100kg均匀混合,真空内循环薄膜法脱气制得A组份。
(b)、取甲基四氢苯酐140kg,加入1000-1500目细度的SiO2190kg、N N-二甲基苄胺1kg、端羟基液体橡胶40kg均匀混合→真空内循环薄膜法脱气→得B组份。
本发明所用原料中,所用的半导体树脂浆料为半导体石墨、半导体聚苯胺、碳黑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许绝电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许绝电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