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性能好的高强度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129.7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梅;余保英;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6B5/16;E06B3/7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性能 强度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超高性能家用、办公等防火门板或桌面、 橱柜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及状况描述:
目前国内外制备建筑门板尤其防火门板、桌面面板等采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 质、木制、玻璃材料等。一般的钢质材料高温下稳定性差,导热系数高,隔热性 能较差,且成本高。普通的木制门板存在防火性能差、易变形、抗腐蚀性能差等 不足;玻璃门板满足了美观性的需求,但是脆性大,抗冲击性能差,且强度较低。
本发明针对建筑装饰板材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制备一种超高性能、新型复 合防火门板、橱柜及桌面面板等装饰板材——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板材,一方面 可扩大建筑装饰板材原材料的来源;另一方面减少对木材、钢材及塑料制品的需 求,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种板材具有极好的防火性能。
主要的方法是在水泥无机胶凝材料中掺入适量的高活性、微米级超细矿粉(以 下简称微米矿粉)、矿物掺合料复合粉、不大于5mm的惰性骨料、有机纤维,经与 水等拌合、硬化而成。所用的微米级超细矿粉活性指数为普通掺合料活性指数的 1.5~2倍,比表面积为1000m2/kg~3000m2/kg,是普通矿物掺合料的3~6倍。该 类微米级矿粉掺入到水泥体系中,使水化产物的结构更加致密,抗折强度达到18~ 30MPa,抗压强度可以达到80~120MPa。板材耐火性达到A类“隔热防火门”要求 (GB 12955-2008)。所用的矿物掺合料复合粉,为经过适当配比的硅灰、普通 矿粉等二元或多元掺合料的复合粉料,复合粉料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产品孔隙率, 提高板材的表面光洁度和耐久性。在不影响板材强度以及密实度的情况下,不大 于5mm的惰性骨料的加入进一步降低板材的制备成本。
制备的复合板材表面均匀平整,坚固耐用;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即可满足表面 平整性要求;同时根据美观性要求可进行表面处理;稳定性好,强度高,抗变形 能力好。
现有技术的缺陷及缺陷产生的原因:
1、钢质材料高温下稳定性差,导热系数高,因而隔热性能较差,且成本高。
2、木质材料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且普通木制材料的抗腐 蚀性能较差,含水率较高,易变形、强度较低,特别是防火性能差。
3、玻璃板材强度低,脆性大,易遭破坏。
4、塑料板材的制备不宜用于防火门等耐火性能要求高的面板制备,且该类有 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总之,现有的各类装饰板材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应用范围受限,不能很好的 满足人们对装饰板材的坚固、安全、适用和美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性能好的高强度板材,该板材的稳 定性高、抗冲击性能好、防火的水泥基门板或家具面板。该板材耐火性达到A类 “隔热防火门”要求(GB 12955-2008)。适用于连续工业化生产,机械化程度 高,生产周期短,板材坚固、耐用。用来取代木制、塑料等门板及家具面板,可 用作防火性能好、强度高建筑门板及其他装饰板材。
技术方案:本发明使用水泥作为无机胶凝材料,以高活性、微米级超细矿粉 取代一定量水泥,掺入适量经优化配比的矿物掺合料的二元或多元复合粉(以下 简称复合粉),并加入适量的粒径在5mm以内的惰性骨料,以及体积分数为1%~3% 左右的有机纤维,制备过程控制水灰比在0.15~0.30之间,所有原材料均是对人 体无毒无害的材料。可以得到稳定性好、抗冲击性能高、干燥处理后含水率远低 于12%(GB 12955-2008)的门板或桌面面板。板材表面平整、光洁,耐磨性好、 可靠性高;在多次启闭试验后,该类板材无松动、脱落、严重变形、启闭卡阻等 现象,启闭稳定性好。
主要技术方案(试验条件、顺序、原材料、配比的上限和下限以及最佳配比 值、工艺条件、操作步骤)
该材料包括:强度等级42.5及以上的水泥、微米矿粉、复合粉、粒径5mm以 内的惰性骨料、超塑化剂、有机纤维;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
水泥 35%~50%
微米矿粉 5%~30%
复合粉 5%~15%
惰性骨料 5%~50%
超塑化剂 0.8%~2%
以体积百分比计:
有机纤维 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