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降温蓄冷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973.8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孟颖;李宾;梁国治;张奋奋;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5/02 | 分类号: | C09K5/02;C08L29/04;C08K13/02;C08K3/38;C08K5/053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温 蓄冷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降温蓄冷剂及制备方法,属于蓄冷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深部高温矿井个人防护问题。
背景技术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的日益加强,矿井开采深度越来越深,高温热害矿井也越来越多。目前,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家相继进入深部开采,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加,地温也随之升高。据世界各地的测量资料,全球平均地温梯度约为3℃/100m。高温热害矿井热源主要来自空气自压缩放热、围岩散热、机电设备散热、氧化热和炸药爆破热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矿井温度远高于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气候卫生标准,矿井热害对矿工的健康和煤矿生产造成的危害十分突出。这些危害严重影响作业工人的效率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很可能导致一些矿井恶性事故的发生,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及其日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研制一种能够在矿工防护服中吸热的蓄冷材料,改善矿工的工作热环境,对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抵抗力是具有重要意义。蓄冷剂的种类有很多。如:水、无机盐溶液、有机物、高分子材料和复合物。目前已公开的以下高分子材料蓄冷剂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1077977A中公开了一种用淀粉、淀粉与冻胶及淀粉、冻胶和有机醇与水的混合物制备蓄冷剂;中国专CN1242018C公开了一种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马来酸酐混合,再加入双丙烯酸己二酯作交联剂,最后加入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制得高分子蓄冷材料。上述这些技术方案制备的蓄冷剂存在的不足是蓄冷时间短、成本高,有些还有有害物质等缺陷,不能满足高温矿井条件下工人长时间作业的工作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剂蓄冷量大、无腐蚀性、无毒、无污染、在常温常压下为凝胶状,且弹性、柔韧性较好,与人体密切接触时,充分发挥制冷效果的矿用降温蓄冷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降温蓄冷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以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交联剂,其中交联剂为10%硼砂溶液;再添加冰点降温助剂等配制成凝胶状蓄冷剂,将制得的蓄冷剂注入成形容器,放在低于-15℃的冰室冻结、成形,然后将成形的蓄冷剂在室温下解冻并充填于包装袋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矿用降温蓄冷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高分子聚合物 4-8
10%硼砂溶液 5-15
冰点降温剂 4-8
水 71-87;
将上述原料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蓄冷剂;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
所述冰点降温剂为丙二醇。
矿用降温蓄冷剂的制备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乙烯醇和水加入容器中,边搅拌边加热至85~95℃,使聚乙烯醇完全熔解;
b、不断搅拌反应容器,添加冰点降温剂,使其混合均匀;
c、加入10%的硼砂溶液,搅拌至混合均匀,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0分钟,制得蓄冷剂;
d、将制得的蓄冷剂注入成形容器,放在低于-15℃的冰室冻结、成形,然后将成形的蓄冷剂在室温下解冻并充填于包装袋内即得成品。本发明的矿用降温蓄冷剂具有以下特点:(1)该蓄冷剂是一种聚合物水凝胶,它能够在低温下具有柔软性的冷冻介质,其弹性、柔韧性好,人体与其接触时,有舒适感;(2)蓄冷材料具有较大的相变潜热和合适的相变温度;(3)可以反复使用,不碎裂,不收缩,且不产生分离水;(4)使用时可与人体密切接触,充分发挥制冷效果;(5)无毒、无味、无污染;(6)蓄冷剂外包装的隔冷板、隔冷袋具有“环保、高效隔冷保温”作用;(7)本蓄冷材料制取简单,不需要昂贵复杂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蓄冷材料相变过程的DS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矿用降温蓄冷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聚乙烯醇6kg、10%硼砂溶液15kg、丙二醇4kg、水75kg。
蓄冷剂的具体制备操作方法如下:
a、按上述配方,将聚乙烯醇和水加入容器中,边搅拌边加热至85~95℃,使聚乙烯醇完全熔解;
b、不断搅拌反应容器,添加冰点降温剂,使其混合均匀;
c、加入10%的硼砂溶液,搅拌至混合均匀,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0分钟,制得蓄冷剂;
d、将制得的蓄冷剂注入成形容器,放在低于-15℃的冰室冻结、成形,然后将成形的蓄冷剂在室温下解冻并充填于包装袋内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