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石墨球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902.8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安存国;丁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B82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石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纳米石墨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85年富勒烯发现后,各种新的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碳纳米树、碳微米棒、碳球等,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中,石墨球具有优异的热导电性能,抗腐蚀性能,热稳定性和润滑性能等,因此,它可以作为催化剂,特殊的橡胶添加剂,导电、耐磨、抗腐蚀性材料等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行业中。例如,石墨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来制造坩埚,用来冶炼金属和贵金属及稀有金属;在原子能、国防工业中,它是建造核反应堆的重要结构材料之一,作屏蔽材料和反射材料,它还可作为原子能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特别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石墨球相对于其他的碳结构,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电荷传输能力,所以,它是作为电池电极的主要原料。
目前,制备微纳米石墨球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纳米铸造法、水热法、热分解碳源法、催化还原法等等。这些方法大多数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微纳米碳球,有的方法需要比较苛刻的反应条件,比如高温高压;有的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成本比较高而且产量较低;有的方法如纳米铸造法,制备的石墨球的形貌和大小不容易控制,等等。这就直接影响了微纳米石墨球在科学研究和工业中的应用,因此这就需要一种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能够以低成本获得高产量,并且容易控制石墨球的粒度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高产量、工艺操作简单、无污染、且粒度易控制的微纳米石墨球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1)首先按一定的比例(C 3-20wt%,Ni 80-97wt%)称取高纯度天然片状石墨粉和镍,并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将石墨粉压成直径为3-5cm的薄片;
(2)在Ar气保护下,将制备好的镍块放置在高频感应熔炼炉中加热至1500-1900℃,然后将上述的石墨薄片加入熔融的镍中,并用碳棒不断地缓慢搅拌;15分钟后,将Ni-C合金倒入铜模具中冷却;
(3)将Ni-C合金在玻璃管里重熔,用单辊激冷装置快速冷却Ni-C合金并甩成薄带状物质;
(4)收集上述薄带状物质,用热的浓盐酸在干净的小烧杯中腐蚀Ni-C合金;待完全腐蚀后,用去离子水和酒精分别洗涤黑色物质3-5次;然后将所得物在60-80℃下烘干30-50分钟,即得黑色的微纳米石墨球。
上述微纳米石墨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单辊激冷装置的转速为800-1200转/分。
该方法制备的微纳米石墨球热稳定性高,粒度分布在100nm-1μm,97%的石墨颗粒呈现完美的球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生产效率高;2、制备工艺稳定,操作简单,可利用不同的冷却速度控制石墨球的大小;3、无污染,不需要使用催化剂;4、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五个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1)首先按以下质量百分比准备好原料:称取质量分数3%的高纯度天然片状石墨粉和97%的镍,并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将石墨粉压成直径为3-5cm的的薄片;
(2)在Ar气保护下,将制备好的镍块放置在高频感应熔炼炉中加热1500-1900℃,然后将上述的石墨薄片放入熔融的镍中,并用碳棒不断地缓慢搅拌。15分钟后,将Ni-C合金倒入铜模具中冷却;
(3)将Ni-C合金在玻璃管里重熔,用单辊激冷装置快速冷却Ni-C合金并甩成薄带状物质,转速为800转/分;
(4)收集上述薄带物质,用热的浓盐酸在干净的小烧杯腐蚀Ni-C合金;待完全腐蚀后,用去离子水和酒精分别洗涤黑色物质3-5次;然后将所得物在60-80℃下烘干30-50分钟,即得黑色的微纳米石墨球;
上述所制备的微纳米石墨球热稳定性高,粒度分布在200nm-1μm,97%的石墨颗粒呈现完美的球状。
实施例2
(1)首先按以下质量百分比准备好原料:称取质量分数5%的高纯度天然片状石墨粉和95%的镍,并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将石墨粉压成直径为3-5cm的的薄片;
(2)在Ar气保护下,将制备好的镍块放置在高频感应熔炼炉中加热1500-1900℃,然后将上述的石墨薄片放入熔融的镍中,并用碳棒不断地缓慢搅拌。15分钟后,将Ni-C合金倒入铜模具中冷却;
(3)将Ni-C合金在玻璃管里重熔,用单辊激冷装置快速冷却Ni-C合金并甩成薄带状物质,转速为1000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