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瑞苏伐他汀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46333.7 | 申请日: | 201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黄悦;王光强;张凯毅;洪赟飞;龚汉芳;金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9/42 | 分类号: | C07D239/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巍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瑞苏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瑞苏伐他汀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瑞苏伐他汀钙的化学名为:(+)-(3R,5S)-7-[4-(4-氟苯基)-6-异丙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基]-3,5-二羟基-6-(E)-庚烯酸钙。化学结构式为:
瑞苏伐他汀是由日本盐野义公司(大阪Shionogi公司)研制成功,转让给AstraZeneca公司开发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上市。瑞苏伐他汀由于在药效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作为调血脂处方药物已被广泛使用。
瑞苏伐他汀钙的制备工艺有众多的文献和专利进行报道,如文献(Bioorganic & MedicinalChemistry.vol.5.NO.2.pp.437-444.1997,)报道的方法,先合成重要中间体4-(4-氟苯基)-6-异丙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甲醛和(3R)-叔丁基二甲硅氧基-5-氧代-6-三苯基磷烯己酸甲酯,然后进行魏悌希反应,再经脱甲基叔丁基硅基保护,硼氢化钠还原,水解,成盐得到产物。又如CN:1742000,WO 2004/108691和WO2008/130678等有类似方法专利WO 2009/009153将侧链试剂换成了(R)-3-叔丁基二甲硅氧基-6-(二甲氧基氧代磷基)-5-氧代己酸甲酯,然后和4-(4-氟苯基)-6-异丙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甲醛进行了魏悌希-霍纳尔反应。
专利WO 2008/044243将瑞苏伐的母核做成了磷叶立德试剂,侧链做成了醛,然后进行魏悌希反应。
又有专利WO 2005/030758,WO 02098854和US 2005/0124641等报道,将侧链做成了朱莉娅烯烃化试剂,然后和4-(4-氟苯基)-6-异丙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甲醛进行朱莉娅烯烃化反应,。
专利WO 2008044343将母核做成了朱莉娅烯烃化试剂,侧链做成醛,同样进行了朱莉娅烯烃化反应。
上述专利和文献,均是先将N-甲基甲磺酰胺和嘧啶环对接,然后再和瑞苏伐他汀的侧链对接。此系列方法存在所用试剂相对比较昂贵,反应条件相对比较苛刻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易于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瑞苏伐他汀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瑞苏伐他汀钙的制备方法。
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4-(4-氟苯基)-6-异丙基-2氯嘧啶-5-甲醛(化合物1)和(3R)-叔丁基二甲硅氧基-5-氧代-6-三苯基磷烯己酸酯(魏悌希试剂(化合物9))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R,E)-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7-(2-氯-4-(4-氟苯基)-6-异丙基-嘧啶-5-基)-5-氧代-6-庚烯酸酯(化合物2);反应的溶剂选自甲苯、苯、乙腈、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任意比混合的溶剂,优选为乙腈和四氢呋喃;反应温度为60~120℃,优选为溶剂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5-20个小时,优选的反应时间为反应过程中原料(化合物1)的消失时间,原料(化合物1)和魏悌希试剂(化合物9)的反应摩尔比为1比0.5~3,优选为1比1~2,魏悌希试剂中的R为烷基或环烷基或者为苄基,其优选甲基、乙基或叔丁基。
(2)(R,E)-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7-(2-氯-4-(4-氟苯基)-6-异丙基-嘧啶-5-基)-5-氧代-6-庚烯酸甲酯(化合物2)在有机溶剂中,酸性条件下,脱去羟基的硅醚保护基,得到(R,E)-7-(2-氯-4-(4-氟苯基)-6-异丙基-嘧啶-5-基)-3-羟基-5-氧代-6-庚烯酸酯(化合物3),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溶剂,酸选自盐酸、硫酸、氢溴酸、氢氟酸、氢碘酸、甲酸、冰醋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酸,酸的摩尔数为化合物1的1-5倍量,反应温度控制在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