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地机液压机械复合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301.7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焦生杰;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7/00 | 分类号: | B60K17/00;B60K17/08;B60K17/10;E02F3/85;A01B7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地机 液压 机械 复合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或其它类似构筑物铺面的铺筑、修复用的机器、工具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平地机液压机械复合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平地机是一种以铲刀为主,配以其它多种可换作业装置,进行土地平整和整形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道路、机场、农田水利等大面积平整作业以及刮坡、挖沟、推土、松土、清除路面冰雪等方面的施工作业,是国防工程、交通、矿山、水利基本建设施工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如论文《国内外平地机发展现状与新技术》(焦生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03期)所述,目前国内外平地机的行走机构传动方式主要有三种:机械传动、液力传动、静液压传动,根据对国内外14个平地机厂家目前生产销售的71种型号平地机的统计:55%的机型采用机械传动方式,24%采用液力传动方式,21%采用静液压传动方式。各传动方式动力传递路线如下:
1)机械传动,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离合器→机械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减速平衡箱→驱动轮;
2)液力机械传动,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液力变矩器→机械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减速平衡箱→驱动轮;
3)静液压传动,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减速平衡箱→驱动轮。
上述三种传动方式在平地机的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机械传动效率高,但不能实现无级变速,载荷自适应能力较差;液力机械传动具有一定的载荷自适应能力,但高效区窄,不能实现无级变速;静液压传动可实现无级变速,亦有较强的载荷自适应能力,但调速范围不能满足平地机作业速度范围要求,且传动效率较低,同步作业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解决上述三种传动方式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平地机液压机械复合传动机构,该平地机作业速度范围宽,负荷变化承载范围大,能够综合提高平地机传动系统的效率,实现无级变速和载荷自适应,满足平地机速度范围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地机液压机械复合传动机构,包括发动机及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的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液压传动系统及机械传动系统,该两路传动系统再分别与行星齿轮箱相连,行星齿轮箱上连接有传动轴及万向节总成,传动轴及万向节总成端部连接带差速锁功能的驱动桥,驱动桥两侧分别对称连接减速平衡箱及驱动轮。
所述液压传动系统由闭式液压系统构成,该闭式液压系统由液压油管连通变量液压泵、变量液压马达、液压油箱及补油泵构成回路。
所述液压传动系统由开式液压系统构成,该开式液压系统由液压油管连通变量液压泵、变量液压马达、溢流阀、单向阀、插装阀及换向阀构成回路。
所述机械传动系统为多档变速箱及离合器总成。
所述驱动轮分别设置在与驱动桥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平衡箱外侧,并呈对称分布。
本发明动力传递方式为: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出来后由分动箱分成两路,一路由机械传动系统(机械变速箱及离合器总成)传递,另一路由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箱及补油泵构成的闭式液压系统,或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溢流阀、单向阀、插装阀及换向阀构成的开式液压系统构成的传动机构)传递;两路传递的动力在行星齿轮箱处合并成一路动力传递给驱动桥,再经减速平衡箱将动力传递给平地机驱动轮,从而实现液压机械复合传动的目的。
通过变换多档机械变速箱及离合器总成的档位可以使行星齿轮箱获得不同的输出转速和扭矩,并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通过控制液压泵、液压马达获得不同的排量组合可以实现行星齿轮箱的输出转速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变化,并使整个传动机构具有一定的负载自适应能力。
本发明结合了静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的优点,具有载荷自适应能力强、无级变速、传动效率高、车速范围广等特点,可有效克服机械传动不能实现无级变速且载荷自适应能力较差、液力机械传动高效区窄、静液压传动调速范围小、传动效率较低、同步作业性能较差等三种现有传动方式的不足。
本发明可提高平地机行走传动机构的效率(高于静液压传动及液力机械传动方式)、载荷自适应能力(优于机械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方式),并实现无级变速(优于机械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方式),满足平地机所需车速范围及同步作业要求(优于静液压传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力传递路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锁定解除杆的支承结构
- 下一篇:双面列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