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和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6121.9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新;朱元华;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置换 加固 方法 卸载 负荷 装置 | ||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A、备料:准备卸载钢筋混凝土柱(1)负荷装置、模板(14)、灌浆材料;
B、采用上述的卸载钢筋混凝土柱(1)负荷装置对钢筋混凝土柱(1)进行卸荷,卸载力值等于卸载前该钢筋混凝土柱(1)的承受荷载值;
C、凿除并清理钢筋混凝土柱(1)缺陷面处的混凝土;
D、在钢筋混凝土柱(1)混凝土凿除部外围支设模板(14),在模板(14)的上端设有高于钢筋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凿除部上端面的灌浆口(13);
E、拌和上述的灌浆材料并浇灌至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凿除部,使灌浆材料与钢筋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凿除部的上下端混凝土黏合;
F、待灌浆材料硬化成形后,拆除模板(14)及移除卸载钢筋混凝土柱(1)负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部轴对称设置卸载钢筋混凝土柱(1)负荷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步骤C后,在钢筋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凿除部上下端面上均设置若干条钢筋(12)且该钢筋(12)的一端穿入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凿除部端面,然后继续依次D、E、F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在浇灌灌浆材料过程中间歇敲击模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完成步骤F后凿除灌浆口(13)处的灌浆材料及对灌浆材料表面进行装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浆材料为水泥基灌浆材料。
7.一种卸载上述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够支撑在本层梁(9)上的支顶柱(2),在支顶柱(2)的两侧设有能够使支顶柱(2)抬升的液压抬升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抬升机构包括固连在支顶柱(2)底部两侧的支撑腿(3),在支撑腿(3)下部连接有能够置于地面上的液压缸(6),所述的液压缸(6)联接有液压泵(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泵(7)和/或液压缸(6)上连接有油压表(8)。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顶柱(2)的顶端固连有顶板(4),支顶柱(2)的底端固连有底板(5);所述的支顶柱(2)采用工字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未经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1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支架组件
- 下一篇:用于平面独立栅或环栅晶体管的改进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