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5310.4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祥;王景胜;赵海俊;勇合超;苏国宏;张海涛;万青建;陈红杰;程辉;李根德;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小麦 蛋白 颗粒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小麦蛋白又称谷朊粉,是从小麦面粉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蛋白质,蛋白质含量高达75%~85%,是营养丰富的植物蛋白资源。谷朊粉作为水产饲料,可使喂养的水产动物吸收率高,生长快,肉质鲜嫩,深受水产养殖业的青睐。但是,由于谷朊粉具有粘性、弹性、延伸性、薄膜成型性和吸脂性,直接撒入水中,不易均匀撒布,遇水后易集结成较大的湿面筋块,难于被水产动物吞食,因此喂养时费工费时,且谷朊粉损失率高。目前,饲料行业试图将谷朊粉制成颗粒状饲料,然而因为谷朊粉固有的特性,其吸水率很高,而且吸水后具有活性面筋的粘弹性,如果直接加水,无法加均匀,吸水部分的湿面筋极易粘到设备内部,导致设备常被堵塞,很难正常运转,无法制出颗粒。迄今为止,这一技术尚未得到较为理想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谷朊粉制作成颗粒饲料,改善饲料营养成分,且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采用热制颗粒或冷制颗粒工艺方法:
A、热制颗粒的工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谷朊粉原料送入混合机内,在搅拌过程中喷加雾化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谷朊粉油混原料备用,其中,植物油加入量按重量比为:谷朊粉∶植物油=100∶0.5~0.8;
2)将谷朊粉油混原料送入调质器内,通入加湿水蒸汽进行搅拌加湿,加湿水蒸汽的压力为0.25MPa,每吨谷朊粉的加湿水蒸汽加入量为50~70公斤;
3)将加湿的谷朊粉油混原料送入制粒机内制成颗粒,自然冷却至常温,并进行筛分,分选出的颗粒即为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筛分出的碎料可重复制粒;
B、冷制颗粒的工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谷朊粉原料送入雾化加水机内,喷加雾化水并均匀混合,制成加湿原料备用,其中加水量与谷朊粉的重量比为:谷朊粉∶水=100∶10.5~13;
2)将制备的加湿原料送入制粒机内制成谷朊粉颗粒;
3)将制备的谷朊粉颗粒送入烘干机内,在80~90℃温度条件下烘干20~30分钟;
4)将经过烘干的谷朊粉颗粒送入真空喷涂机内喷涂植物油,植物油喷涂量与谷朊粉颗粒的重量比为:谷朊粉颗粒∶植物油=100∶0.3~0.5;
5)将喷涂植物油后的谷朊粉颗粒进行筛分,分选出的的颗粒即为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筛分出的碎料可与加湿原料一起送入制粒机内再进行制粒。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通过控制植物油和水分加入量的方法,能够克服由谷朊粉粘弹性造成的设备表面黏附而难于加工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而且制成的颗粒饲料蛋白含量高,营养成分更加齐全,从而改善养殖水产产品的品质。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技术容易掌握,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热制颗粒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冷制颗粒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是由发明人根据活性小麦蛋白的特性,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所得。通过采用热制颗粒或冷制颗粒的方法,均能较好地克服活性小麦蛋白湿水后产生粘弹性对生产的影响,实现颗粒饲料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该方法生产的颗粒饲料品质优良,各种成分含量为蛋白≥75%(干基),水分≤10%,灰分≤1%,脂肪≤1.8%,其外观为圆柱状颗粒,表面光滑,硬度适中,放入水中吸水4-6小时即成为大小适中、便于水产动物吞食的湿面筋块,特别适用于高档水产的养殖。在活性小麦蛋白颗粒饲料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可使饲料的营养更全面,能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使喂养出的水产动物等肉质更好。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5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虾味粉状复合调味料
- 下一篇:一种青稞比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