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其制造方法及采用此背光模块之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5220.5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政;卓文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制造 方法 采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的结构、其制造方法及采用此背光模块之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薄膜键盘是将银浆电路涂布于导光板之一表面,由光源从导光板之侧边入光,利用导光板现有之导光特性,将光线朝导光板涂布有银浆电路之表面出光,以使薄膜键盘可对外提供光源。
然而,由于银浆电路本身对于所输入之光源有高吸收率与低反射率,且破坏导光板内部之全反射角度,如此,当光源之光线于导光板中朝银浆电路出光时,光线不仅会被银浆电路所吸收且仅有少部分的光线被反射回来,而无法对外提供光线与导致光线无法有效在导光板中传输,此外,导光板之表面将呈现色偏,以致降低光源之光利用率。
有鉴于此,如何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是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该背光模块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该背光模块的电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一光源;所述的光源位于该入光面;一反射层;所述的反射层具一第一图案,设于该出光面上;还包括:一银浆电路层;所述的银浆电路层具一第二图案,设于该第一图案上。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制造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提供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
依据一第一图案,将一反射层形成于该导光板之该出光面上;
依据一第二图案,将一银浆电路层形成于该反射层之该第一图案上。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以提高光线反射率、降低光线被银浆电路所吸收之机会,进而提高光源之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例下之俯视图。
图2是图1沿剖面线2-2之剖面图和光线运动图。
图3是图1沿剖面线3-3之剖面图和光线运动图。
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块于另一实施例下之俯视图。
图5是图4沿剖面线5-5之剖面图和光线运动图。
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块在又一实施例下之剖视图和光线运动图。
图7是本发明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下之方块图。
图8是本发明背光模块之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其制法及采用此背光模块之电子装置,用以提高光线反射率、降低光线被银浆电路所吸收之机会,进而提高光源之利用率。
本发明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其制法及采用此背光模块之电子装置,用以减少导光板出光时所呈现色偏之机率,提高背光模块之出光质量。
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一光源、一反射层及一银浆电路层。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光源位于导光板之入光面。反射层具一第一图案,设于导光板之出光面上。银浆电路层具一第二图案,且设于第一图案上。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银浆电路层之第二图案之图形范围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射层之第一图案之图形范围。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反射层包括树脂材料。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反射层呈白色或银色。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反射层呈透明状,且反射层之折射率小于导光板之折射率。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导光板为一软性电路基板,此基板具有多个光学微结构,分别位于其入光面、基板相对出光面之另面,或同时位于其入光面及基板相对出光面之另面。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此种电子装置为一鼠标、键盘、手机、摄影机、照相机、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或数字相框。
本发明之另一态样中,此种背光模块之制法,包含步骤为:提供一导光板,其中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之后,依据一第一图案,将一反射层形成于导光板之出光面上,之后,依据一第二图案,将一银浆电路层形成于第一图案上。
如此,由介于银浆电路层与导光板之间的反射层,导光板中之光线朝出光面具银浆电路层之区域时,可被反射层反射回到导光板后,再由出光面不具反射层或银浆电路层之区域出光,如此,便可增加更多出光机会,提供发光亮及光源之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5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照明光路及具有该光路的LED光机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灯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