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水和地暖混合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5045.X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刚 |
主分类号: | F24D3/08 | 分类号: | F24D3/08;F24D3/02;F24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 混合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制冷空调系统组成,特别是具有地暖、卫生热水功能的空调系统,属于制冷和空调领域。
背景技术
地热采暖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舒适、健康并且日益普及的采暖方式。有专家认为地热采暖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中医常说″人暖先暖腿″,人们在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往往最先是从脚部和腿部开始。这是因为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处于血液循环的末梢,脚部的循环较弱。再加上大自然的规律是热空气向上攀升,而冷空气是向下沉浮,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会感到腿脚麻木,非常冰凉寒冷。同时″万病自脚来″,脚部是人体神经的末梢最丰富的地方,也是人体穴位最集中的地方,腿脚受凉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或恶化
地暖优点有二点,一是采暖形式改变带来的好处,由于转为地下,方便了布置矮窗,落地窗等建筑,解决了大空间、大跨度的采暖问题。二是采用低温热水供暖所带来的节能和资源利用优势。
地面辐射供暖已被国家建设部在2007年8月14日发布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中5.3.7规定户内面积大于或等于80m2时,宜采用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方式。采用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时,供水温度不宜超过55℃,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宜小于10℃。
另外,热泵热水器是利用热泵的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制冷剂与外界空气的温差吸热,压缩机的压缩制热以及制冷剂与水的持续换热等过程,将水加热。与传统热水器相比,热泵热水器其具有以下各项优点:热泵热水器的安全性:传统热水器以燃气、电和太阳能为主,三分天下,燃气热水器安全性较差,燃烧不充分和水压不稳定易造成燃气中毒和烫伤事件,电热水器的漏电隐患和住宅接地不良也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太阳能热水器储水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晴天时,水温可能很高,造成烫伤,阴雨天的电辅助加热却留下安全隐患,与以上热水器不同,热泵热水器制热过程是通过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加热水罐中的水,电主要用于压缩机,制热后的气体通过外盘式的盘管与搪瓷水罐中的水交换热量,水电完全分离,这样,既不存在漏电隐患,省去了防漏电的烦恼,也避免了电加热管表面温度高,易结垢并影响加热效率的弊端,真正作到绝对安全。
而这样两种热水是不能在同一系统混用,一方面是不符合卫生要求,另外,卫生热水需求的温度也和地暖水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热水和地暖混合空调系统,它由室外机与一个环形壳管换热器组成,后者包含热水换热盘管及地暖换热盘管,这样就通过单一氟侧实现了热水和地暖水完全独立的供应,并且由于两个室内系统共用同一台外机,系统具有低成本、结构简单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这样一个空调系统,它由室外机与一个环形壳管换热器组成组成,后者包含热水换热盘管及地暖换热盘管,当热水有需求的时候,启动热水水泵,内机控制器发送热水需求及温度要求给室外机控制器;当地暖有需求的时候,启动地暖水泵,内机控制器发送地暖需求及温度要求给室外机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原理图
1、外机,2、环形壳管换热器,3、热水换热盘管,4、地暖换热盘管,5、换热器内筒,6、换热器外筒,7、地暖水泵,8、热水水泵,9、冷媒气管,10、冷媒液管,11、内机控制器,11、外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卫生热水:
当热水有需求的时候,启动热水水泵,使盘管内水有相应的热水箱进行循环,内机控制器发送热水需求给室外机控制器,并设定温度要求,如卫生热水设定值为55度,而外机根据内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冷媒或者调节冷媒量给环形壳管换热器;当热水温度达到55度的时候,停热水水泵及室外机。
地暖:
当用户启动地暖时候,启动地暖水泵,使盘管内水有相应的地暖回路内进行循环,内机控制器发送地暖需求给室外机控制器,并设定温度要求,如地暖热水设定值为45度,如地暖出水温度低于45度,而外机根据内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冷媒或者调节冷媒量给环形壳管换热器;当地暖热水温度达到45度的时候,停室外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刚,未经王春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5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