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绞线连接方式下降低噪声的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4598.3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30 | 分类号: | H04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绞线 连接 方式 降低 噪声 方法 装置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绞线连接方式下降低噪声的方法、 装置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以太网的交换机中,来自外部网线上的信号一般经由RJ45连接器、 隔离变压器传输到物理层芯片,或者MAC层分离出的信号通过物理层芯 片,并经由隔离变压器、RJ45连接器送入外部网线,具体如图1所示, 其中处理模块即为物理层芯片。其中,从RJ45连接器到物理层芯片这段 线路是在电路印制板(Print Circuit Board;简称为:PCB)上实现的,用 于为连接线路上的双绞线提供接口,通常称为介质相关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简称为:MDI)。
图2为现有双绞线连接方式下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处理模块 (通常指物理层芯片)采用电流源的形式向外发送信号,物理层芯片(即 处理模块)向外发送信号所需要的电流由外部电源VCC提供,外部电源 VCC连接在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中间(即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中心 抽头处)。现有驱动电流的提供方式为:当处理模块接收到数值信号“1” 时,控制外部电源VCC向处理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即正连接线端)提供 驱动电流;当处理模块接收到数字信号“-1”时,控制外部电源VCC向 其第二控制端(即负连接线端)提供驱动电流;当处理模块接收到数字信 号“0”时,控制外部电源VCC不向处理模块提供驱动电流。图2给出了 处理模块接收到数字信号“1”时,电路中的电流形式,如图2所示,当 处理模块接收到数字信号“1”时,外部电源VCC提供的驱动电流经过中 心抽头分别流向正连接线和负连接线,即形成电流i1和电流i2,且电流i1和 电流i2大小为1∶3,电流i1经过两个50欧姆的电阻后与电流i2汇合,并流 入处理模块的负连接线端,以满足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数字信号“1”时所 需驱动电流的需求。
但是,在上述驱动电流的供应方式中,当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发生跳 变(例如,在“1”信号和“0”信号之间,或“0”信号和“-1”信号之 间发生跳变)时,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输出端(即中心抽头上部的 线圈)和第二输出端(即中心抽头下部的线圈)输出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此时,由于隔离变压器本身存在的漏感,当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突变电 压,且由于电流变化方向相同、变化幅度不同,导致突变电压的变化方向 相同、变化幅度不同,而变化方向相同、变化幅度不同的突变电压相加后 产生多个共模信号(噪声),共模信号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为:EMI),还会严重影响传输线上 信号的质量,进而影响接收端的处理模块对信号的接收。
而现有技术多是通过采用共模抑制器及一些滤波电容实现对共模信 号的抑制,该方式无疑会增加电路结构的复杂度,且会增加电路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绞线连接方式下降低噪声的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用以降低输出数字信号变化时产生的共模信号,实现对共模信号的抑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绞线连接方式下降低噪声的方法,包括:
接收数字信号;
对于数字信号“0”,将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输出的电流均设置为数字信号为“1”或“-1”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 出的电流之和的一半。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绞线连接方式下降低噪声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 与处理模块连接的隔离变压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字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数字信号“0”时,将所述隔离变压器初级 线圈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流均设置为数字信号为“1”或 “-1”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流之和的一半。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双绞线连接方式下降低 噪声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卡多数字证书保护方法
- 下一篇:用于频谱监测的多频段认知网络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