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3776.0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类似物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使用背光单元(面状照明装置),用于从液晶显示板后面照射光以便照明液晶显示板。背光单元利用导光板构成,用于将由照明光源发射的光扩散,以便照射液晶显示板和光学部件例如棱镜片(增光片)和扩散片,用于使得从导光板发射的光均匀化。
现在,大型液晶电视主要使用直接照射型背光单元,其包括布置在照明光源上方的导光板。这种类型的背光单元包括用作光源设在液晶显示板后面的多个冷阴极管,而背光单元的内侧提供白反射面以确保均匀光量分布和必需的辉度(亮度)。
然而,为了利用直接照射型背光单元实现均匀的光量分布,沿着与液晶显示板垂直的方向要求有大约30mm厚度,这使得在使用直接照射型背光单元时难以减小背光单元的厚度。
另一方面,在允许减小其厚度的背光单元中,有一种背光单元使用导光板,其中由照明光源发射并且进入导光板的光沿给定方向被引导并且从与光入射的平面不同的光出射面射出。
曾经有一种背光单元被提出,其类型为使用板件形式的导光板,板件中包含混合在其中用于扩散光的散射颗粒,并且形成为透明树脂,从而光可射入板件侧面并且允许通过顶表面离开。
例如,JP 07-36037A公开了一种光扩散导光光源装置,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光入射面区域和至少一个光出射面区域的光扩散导光体和用于将光入射穿过光入射面区域的光源构件,光扩散导光体具有随着与光入射面之间距离增大而趋向于减小厚度的区域。例如,JP07-36037A公开了一种光扩散导光光源装置,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光入射面区域和至少一个光出射面区域的光扩散导光体和用于将光入射穿过光入射面区域的光源构件,光扩散导光体具有随着与光入射面之间距离增大而趋向于减小厚度的区域。
JP 08-248233A公开了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包括光扩散导光体、设置在光扩散导光体的靠近光出射面的侧面的棱镜片和设在光扩散导光体后侧的反射器。JP 08-248233A公开了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包括光扩散导光体、设在光扩散导光体的靠近光出射面的侧面的棱镜片和设在光扩散导光体后侧的反射器。JP 08-271739A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由片状光学材料形成的光发射方向校正元件,该元件设有具有起伏波浪形图案的棱锥阵列的光入射面和提供光漫射性能的光出射面。JP11-153963A公开了一种光源装置,其包括具有内部散射能的光扩散导光体和用于穿过光扩散导光体的端面供应光的光供给构件。
除了上述导光板,还提出过下述导光板:导光板在其中心的厚度大于其在光入射的端部和相反端部处的厚度;一种导光板,其具有沿这样的方向倾斜的反射平面,即随着与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导光板的厚度增加;还有一种导光板,其具有这样的构成,以使得在光入射的位置前后面之间的距离最小,而在与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之间的距离最大的位置处,导光板的厚度最大(参看例如JP2003-90919A、JP 2004-171948A、JP 2005-108676A和JP2005-302322A)。
虽然可以利用串列型背光实现薄设计,例如,使用导光板,其厚度随着与光源之间距离增加而减小,但这种背光单元的光利用效率低于直接照射型背光单元,这是由于冷阴极管与反射器之间的相对尺寸而造成的。此外,在所用导光板被成形为具有凹槽以便接纳冷阴极管的情况下,尽管这样的导光板可被成形为使其厚度随着与冷阴极管之间距离增加而减小,但如果导光板制作得更薄,则在置于凹槽中的冷阴极管上方的位置处的辉度增大,因此导致光出射面上的非均匀辉度显著。此外,所有这些导光板存在另一问题:复杂的构成导致加工成本增大。因此,配置成适用于屏幕尺寸为37英寸或更大、尤其是50英寸或更大的大型液晶电视的背光单元中的任何上述类型的导光板都非常昂贵。
JP 2003-90919A、JP 2004-171948A、JP 2005-108676A和JP2005-302322A提出的导光板随着与光入射面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厚度,以便实现更稳定的制造或利用多次反射限制辉度不均匀度(光量不均匀度)。这些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导光板允许来自光源的入射光从相反端经过和泄露,并且因此需要在其光反射面上配备有棱镜或点状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3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