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创测量人体血糖的近红外光谱透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3072.3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功弼;张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G01N21/59;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人体 血糖 红外 光谱 透射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人体局部,无创测量人体血糖水平的 新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至今无根治办法,糖尿病人需每天数次(3~7次)自测量血糖 值,现有方法是刺破人体,取一滴血经过特定试纸输入到血糖仪,进行血 糖测量。这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和不便,并有感染危险。近三十年来已进 行大量无创测量血糖方法研究。但至今没有一种方法经国家级药监局批准 生产应用。一种普遍认为有希望的近红外(NIR)光谱扫描人体局部方法, 也经过二十多年研究。此方法的原理是当红外光透射人体时,人体血液中 的葡萄糖分子吸收一些近红外光,相应的吸收能够预测该血液的葡萄糖水 平,但由于葡萄糖分子吸收讯号太弱,外界干扰讯号太大,且各类人体差 异太大,至今没有一种方法达到实用水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血糖的 近红外光谱透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吸收讯号太弱,外界干扰讯 号太大,且各类人体差异太大,而造成人体局部透过率测量不准确、不能 实现无创测量人体血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无创测量人体血糖的 近红外光谱透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S1:通过电子开关切换两个不同波长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 光二极管的电源,使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束分别为 第一波长λ1和第二波长λ2;且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是发出 稳定的光束强度,使得在电子开关在切换前,通过光电管及分析器中的微 电流计来记录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光束强度I01及I02;
步骤S2:用双光束光导纤维束将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 光束在空间上均匀混合后,并通过电子开关的切换分时透过人体局部,并 在电子开关切换瞬间,分别记录第一波长λ1和第二波长λ2光束透过同一 人体局部后的光束强度I1及I2;
步骤S3:由分析器中的K1计算单元,通过光束强度I01、I02、I1和I2值,计算与血糖值有关的人体介质衰减系数K1值如下公式:
K1为第一波长λ1光在人体介质中的人体介质衰减系数,此人体介质 衰减系数K1与血液中葡萄糖值有关;
K2为第二波长λ2光在人体介质中的衰减系数,此人体介质衰减系数 K2与血液主要成份浓度无关;
所述第一波长λ1、第二波长λ2波长的选择原则为:第一波长λ1为葡 萄糖分子吸收带波长;第二波长λ2为不符合人体血液中主要成分的吸收带 波长,且第二波长λ2在620nm~2500nm之间波长范围内;
步骤S4:用体温计测量当时体温值,基于人体介质衰减系数K1值主 要与人体血糖值相关外,还与当时人体体温相关,则测量人体当时的温度, 并按如下公式修正体温变化影响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3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