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42916.2 | 申请日: | 201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解田;杨丽萍;王书林;杨帆;傅忠德;赵杰;高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21/12 | 分类号: | C09K21/1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磷阻燃剂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无卤型的阻燃剂,聚合度大于20的氮-磷阻燃剂难溶于水,分解温度一般高于250℃,且氮-磷含量高,吸湿性小,化学稳定性好,毒性低,抑烟效果好,可用作塑料、橡胶、纤维阻燃剂,配制膨胀型防火涂料以及一些设施的防火处理,是一种环保型阻燃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装修用木材总消耗量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未经处理的木材及其制品属易燃性材料。据火灾统计资料分析,世界各国火灾事故中,建筑物火灾占首位,且建筑物火灾起因各异。但火势扩大、人员伤亡都与建筑物内装修中使用的木质材料等可燃易燃材料有直接关系。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是减少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氮-磷阻燃剂是用于提高材料抗燃烧性,即阻止材料被引燃和抑制火焰传播的加工助剂,已广泛用于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木材、纸张、油漆、涂料等)的阻燃。含有以磷、氮为阻燃元素的多聚磷酸盐木材阻燃剂,不含卤素,不需采用锑协效剂,用此阻燃剂处理过的木材受强热或燃烧时,分解生成聚磷酸,促使木材炭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多孔炭质泡沫层,该泡沫层隔热、隔氧、抑烟功能。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多聚磷酸盐木材阻燃剂主要是聚磷酸铵,其成本较高,生产工艺也比较复杂。
磷酸脲是湿法磷酸与尿素反应制得,湿法磷酸与尿素反应后,经浓缩、结晶、分离、干燥步骤可制得磷酸脲,其化学式为:H3PO4·CO(NH2)2。同时,该过程有大量的磷酸脲结晶母液产生(磷酸脲母液为黄褐色粘稠液体,沸点为110℃,pH为3-4,含水量40-55%,N含量:9-12%,P2O5含量:20-25%)。目前母液处理方法是送到肥料系统回收使用,无法将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大量结晶母液的回收,深加工是目前磷酸脲生产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CN101121277于2008年02月13日,公开了“一种氮--磷高效膨胀型木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利用磷酸脲母液在加入Fe、Mg、Ga、Al金属离子激活剂和硼酸搅拌均匀后减压蒸馏1.5-2h后母 液含水量小于8%;将除水后的结晶母液放入装有电动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中聚合而得。由于需要加入激活剂,因而工艺复杂,采用带电动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中,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产品表观性征好,纯度高、工艺简单易工业化,设备投资少、原料来源广的氮-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氮-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酸脲母液在浓缩到失水率为32%左右,得磷酸脲母液浓缩物;
(2)按磷酸脲母液浓缩物与尿素质量比为1∶0.15-0.3于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密封后,通入氨气,使反应器内压力维持在0.01-0.04MPa;以8-10℃/min的速率使反应器升到100℃,保温10min;以3-4℃/min的速率,继续升温到150℃,保温时间为30-90min;随后以5-6℃/min的速率继续升温到220-275℃,保温时间为60-120min,冷却后即得。
上述的一种氮-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磷酸脲母液在温度为80℃,减压蒸馏2h,得磷酸脲母液浓缩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方法以磷酸脲母液和尿素为原料,不加任何激活剂,在氨气氛围中,经三段式的程序升温,冷却制得氮-磷阻燃剂,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原料来源广,且原料、产品及其热分解产物为无毒或低毒。制备的产品具有表观性征好,纯度高等优点。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湿法磷酸母液的废物再利用问题,而且制得的阻燃剂极具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称取156g磷酸脲母液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保持温度在80℃)2h,得磷酸脲母液浓缩物106g,浓缩后失水率为3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