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42329.3 | 申请日: | 201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百仕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6;C02F1/74;C02F1/66;C02F1/28;C02F101/22;C02F101/18;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铬废水预处理将含6价铬离子的铬离子废水从含铬废水集水池内通入还原罐,在还原罐中,含铬废水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将还原得到的3价铬离子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待后段处理;
2)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即将含氰废水从含氰废水集水池内通入空气氧化破氰反应罐,在空气氧化破氰反应罐中加入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混合物,并加入石灰乳,pH值调整为碱性,得到破氰废水,将破氰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待后段处理;
3)将酸碱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与步骤1)和2)所排入废水混合成为综合废水,检测综合废水中6价铬离子含量,根据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再次进行6价铬离子还原为3价铬离子的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同步骤1),然后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再次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即在综合调节池内加入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混合物,得二次破氰废水;将二次破氰废水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后提升至第一斜板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此为第一段处理;
4)将第一段处理后的上清液流入反应罐内,在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吸附剂充分反应后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泥水分离,以便去除第一段中无法去除的重金属离子,使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为第二段处理;分离后上清液在回调罐加酸进行pH值回调至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所述pH值回调至排放标准为pH=6~9;
5)污泥处理将第一斜板沉淀池内的污泥及第二斜板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厢式压滤机进行脱水,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理,压滤液回送于综合调节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性条件是pH值为2~3;所述还原剂是焦亚硫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pH值调整为碱性是pH值调整为8~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破氰催化剂采用亚硫酸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是pH值调整为8~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重金属吸附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钠10%~25%,丙烯酸胺15%~30%,胺基、羧基或羟基的基团18%~30%,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百仕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百仕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3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弹性体的塑形模杯
- 下一篇:可录音及播放音频的男士智能内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