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溴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41878.9 | 申请日: | 201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方艳芬;程根伟;鲁旭阳;范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7/06 | 分类号: | B01J27/06;C02F1/32;C02F1/30;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溴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0-50℃温度下,将溶有Bi(NO3)3的稀硝酸溶液,滴加到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溶液中,两原料的物质的量比例满足nBi:nBr=1:1.5,再用碱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7,放入反应釜内于160-180℃加热13-20h,加热完毕后的物料经离心过滤得到粉末状物质,将所得到的粉末状物质清洗烘干后得到溴氧化铋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溴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混合液pH值的碱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溴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6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溴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i(NO3)3·6H2O固体粉末溶解在稀硝酸溶液中得到溶有Bi(NO3)3的稀硝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8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