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底隧道的钢板堆土临时防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1834.6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彭子晖;李新星;傅华;宋振华;申伟强;曹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63 | 分类号: | E02D29/0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底 隧道 钢板 临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水底隧道的钢板堆土临时防淹结构。
背景技术
建造越江道路隧道时,必须考虑发生紧急情况时江河水倒灌的问题。比如上海市城区地势较低,高程一般处于3.0~3.5m,低于常年的平均高潮潮位。如上海水底隧道在遇到突发事故(如爆炸、地震、战争或其他)而断裂、破坏时,江水灌入隧道内,并由此迅速漫至城区,将为危及人民的生命及财产。
为防患于未然,消除这种特殊工况下隧道作为进水通道而导致城区被淹的风险,必须采取一定的临时防淹措施作为应急预案,在应急情况下将隧道两端封闭,防止隧道被淹危及城市。到目前为止在隧道内均没有考虑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水底隧道的钢板堆土临时防淹结构,在隧道暗埋段洞口设置钢板堆土临时防淹措施,设置有一门钢板封堵于所述隧道暗埋段的洞口处,门钢板的位于隧道敞开段一侧,堆积有堆土抵靠所述门钢板,在应急情况下可将隧道两端封闭,可即时的防堵江水灌入隧道。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水底隧道的钢板堆土临时防淹结构,该钢板堆土临时防淹结构位于隧道敞开段与隧道暗埋段的交接洞口位置,所述交接洞口处于隧道敞开段一侧的隧道路面结构上固定有一槽形钢板,所述槽形钢板上安装有一门钢板,门钢板与所述槽形钢板构成门槽结构,所述门钢板一侧堆积有堆土,所述堆土抵靠所述门钢板,将所述洞口封堵。
上述路面结构中预埋有车道预埋钢板,所述车道预埋钢板与路面结构牢固连接,所述槽形钢板焊接于所述车道预埋钢板上。所述车道预埋钢板的板面与车道路面保持平齐。
上述门钢板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所述隧道暗埋段的洞口直径。
上述门钢板由若干预制板拼接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采用在隧道暗埋段洞口设置钢板堆土作为临时防淹措施,可即时有效的防止紧急情况下江河水灌入隧道,并且适用性较强,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容易施行,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附图中标号1-9代表的是隧道敞开段1、车道2、车道预埋钢板3、路面结构4、槽形钢板5、门钢板6、堆土7、敞开开口8,隧道暗埋段9。
为解决紧急情况下,将河水灌入水底隧道,并迅速侵入城区的难题,本发明结构在隧道敞开段1与隧道暗埋段9的交接洞口位置设置钢板堆土临时防淹措施,可以在应急情况下将隧道两端封闭,防止隧道被淹危及城市,可作为应急预案。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隧道敞开段1与隧道暗埋段9的交接洞口位置,处于隧道敞开段1一侧的路面结构4上设置有一门钢板6封堵住隧道暗埋段9的洞口,门钢板6安装在其下方的槽形钢板5中,门钢板6与槽形钢板5构成门槽结构,固定于路面结构4。门钢板6的位于隧道敞开段1一侧,堆积有堆土7,堆土7抵靠住门钢板6,完全封堵住洞口,防止河水灌入。
路面结构4中预埋有车道预埋钢板3,车道预埋钢板3与路面结构4牢固连接,车道预埋钢板3的板面与车道路面保持平齐。槽形钢板5就焊接在车道预埋钢板3上。
本实施例中,以越江隧道为例。首先,在隧道两端的敞开段1与暗埋段9交接洞口位置处的路面结构4内埋设好车道预埋钢板3,预埋钢板3与路面结构4牢固连接,此步骤需事先对隧道进行改建,以便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时,可以继续后续步骤。为便于平时通车,车道预埋钢板3的钢板面应与车道路面应保持平齐。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槽形钢板5焊接于预埋钢板3的上方,形成门槽结构;之后再将门钢板6安置于所述门槽内,封堵住隧道暗埋段的洞口;最后,在洞口外侧的地面往隧道洞口内倾入渣土,形成堆土7,抵靠所述门钢板,抗击隧道两端洞口外的水压冲击。
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尽快将门钢板6用吊车吊入门槽内。隧道敞开段1上方位置有敞开开口8,将车辆运来的渣土在洞口外侧的地面经由所述敞开开口8向隧道敞开段内倾入。
本实施例中,用汽车吊装设备将高度约为7m,宽度1m的若干预制板,在隧道暗埋段洞口拼接排开,拼接成门钢板。确保门钢板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隧道洞口直径,完全覆盖隧道洞口。
此外,由于板堆土方案所需临时土量较大,抵压水压力所需土方量单个孔口(两车道)约为350m3,需考虑土量的来源问题。对于堆土的性状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能够满足形成的土堆隔断江水渗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救援破障机器人
- 下一篇:大型倾斜设备基础垫铁倾斜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