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生物柴油和蔗糖直接合成蔗糖脂肪酸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1794.5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蒋剑春;应浩;李翔宇;吴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H13/06 | 分类号: | C07H13/06;C07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柴油 蔗糖 直接 合成 脂肪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蔗糖脂肪酸酯的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以生物柴油作为原料合成蔗 糖脂肪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蔗糖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人体无毒,无害,可被人体降 解吸收,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增溶,渗透,起泡,黏度调节,防止老化,抗 菌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洗涤剂,纺织及农牧等行 业。已相继被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欧盟 等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助溶剂等使用,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和广泛的应用前 景。传统的蔗糖酯生产工艺主要有酰氯法,直接脱水法和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按 照工艺条件又可分为溶剂法,无溶剂法和微生物法,这些方法有的使用了有毒溶 剂,有的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反应温度高,时间长,成本高,反应体系不稳定, 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目前的生产方法以酯交换法为主,其中又以无溶剂法在经 济成本和可操作性上更具有发展前景。
生物柴油和蔗糖都是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中,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质能 源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化石资源匮乏的当代备受关注,生物柴油精细化学品的研 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市场前景。而蔗糖作为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 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优点。生物柴油分子链末端含有一个酯基,可以与蔗糖的 三个伯醇羟基以及五个仲醇羟基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既有亲油端的脂肪链又有 亲水端的醇羟基的蔗糖脂肪酸酯。但由于蔗糖和生物柴油均属于大分子,空间位 阻比较大,发生酯交换反应的条件较苛刻,高温的反应条件又易使得蔗糖焦化, 影响产率和产品质量,因此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以及改进产品纯化技术具有重要 的研究意义。
无溶剂法合成蔗糖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孙庶东在《蔗糖酯的无溶 剂法合成研究》中指出,棉籽油与乙醇先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棉籽油乙 酯,再用蔗糖和棉籽油乙酯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蔗糖∶脂肪酸乙酯=1∶0.8, 皂用量15%,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3h,控制反应压力 ≤666Pa,合成蔗糖酯。粗产品先用乙醇和氯化钠的水溶液萃取,然后加入醋酸 调节pH值,重复操作多次后,用乙酸,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减压抽滤后,得精 制产品,产品得率80%。胡建华在蔗糖酯的无溶剂法合成研究-以油脂为原料的 蔗糖酯的合成中指出,以蔗糖,硬脂酸甲酯为原料,蔗糖∶硬脂酸甲酯=1∶2, 皂用量15%,催化剂用量3%,反应3.5h,控制真空度13kPa~0.667kPa,合成 蔗糖酯。粗产品通过中和,盐析,水洗,干燥,最后采取乙醚浸泡24h,得精制 产品,产品得率82%。但包括上述两个方法在内的绝大多数的无溶剂法合成蔗糖 脂肪酸酯的方法都有以下的不足之处:
1.均在真空条件下反应,反应条件苛刻,工业可行性不大,且在实际生产 中,真空且高温下体系不稳定,易产生发泡现象,使得硬脂酸钾量有所损失,蔗 糖易焦化,产品颜色较深,后处理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
2.产品后处理工艺复杂,催化剂无法回收,工业生产成本较高,且溶剂用 量较大,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可行性不高。
3.反应中产生的甲醇,在真空条件下难以回收,毒性较大,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真空、高温下反应,催化剂无法回收利用等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生物柴油和蔗糖直接合成蔗糖脂肪酸酯的方法,常压、较低 温度下反应,催化剂可回收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由生物柴油和蔗糖直接合成蔗糖脂肪酸酯的方 法,N2保护、1大气压下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蔗糖脂肪酸酯,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按催化剂与载体的摩尔比为1∶4~ 25的比例,分别称取催化剂与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浸渍,过滤,滤饼干燥 后煅烧得到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此处所述的等体积浸渍法就是指的浸渍时所用 的催化剂溶液的体积和载体的体积相等。
所述的载体为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分子筛中的任意一种。其中金属氧化物 为Al203,Mg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分子筛为NaY型分子筛,NaX型分子筛 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催化剂为碳酸盐、碱、碱土金属氧化物、氟化物中的任意一种。其中, 碳酸盐为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碱为KOH、NaOH中的任意一种,碱 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钙,氟化物为氟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