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55μmInN量子点单光子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1639.3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曲轶;杨旭;赵博;李辉;赵强;张斯钰;高欣;薄报学;刘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4 | 分类号: | H01L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5 minn 量子 光子 | ||
1.本专利是一种1.55μm InN量子点单光子源,在蓝宝石衬底生长InN量子点,发光点尺寸100-150nm,发射波长可达到1.55μm。利用MBE生长低密度的InN量子点以满足单光子发射的需要。在制作单光子源工艺时,利用基本的光刻技术制作100nm左右直径的电流注入区,阳极氧化GaN形成自对准电流隔离区。最后形成100nm作用的电流注入区。采用梯度禁带宽度材料最佳化电流注入。利用带三维势能的自组装量子点抑制载流子的侧向扩散,提高量子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长InN量子点单光子源,其特征在于,采用InN量子点材料制作量子保密通信用单光子源,发光点尺寸100-150nm,在室温下工作,发射波长达到1.5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长InN量子点单光子源,其特征在于,利用基本的光刻技术制作100nm左右直径的电流注入区,阳极氧化GaN形成自对准电流隔离区。最后形成100nm作用的电流注入区。采用梯度禁带宽度材料最佳化电流注入。利用带三维势能的自组装量子点抑制载流子的侧向扩散,提高量子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6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