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加料捣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1458.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闫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F27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李瑞峰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尤其涉及金属冶炼领域中的一种全自动加料 或捣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为避免炉料表面发生板结,通常需要使用捣炉机对 炉料进行捣、挑、堆积或配料等操作。现有捣炉机通常是一种人工操作的车 式装置,操作者在驾驶室里根据眼睛的观察,开动捣炉机在炉子平台上运行, 在需要工作的位置上停止,人工操作控制手柄使捣炉杆按照要求的动作工 作。这种形式的捣炉机至少存在下列缺点:(1)人工操作,炉子平台环境 较恶劣,操作人员受烟气、灰尘的污染;(2)在炉口操作位置上,操作者 直接受到高温炉料的热辐射;(3)捣炉机的轮胎经常在高温炉料的热辐射 下工作,易产生爆胎事故;(4)自动化程度低,所有动作都是由人工根据 观察而完成操作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捣炉装置所存在的自动化低和占用操作空 间大等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加料或捣炉装置,用于对 冶炼炉进行进料或捣炉动作,其包括捣炉机,所述捣炉机上设置有走行机构 和液压系统,其中,该全自动加料或捣炉装置还包括环形固定轨道,其环设 于冶炼炉上方,所述捣炉机通过所述走行机构与所述环形固定轨道相连接, 所述走行机构在所述液压系统驱动下带动所述捣炉机沿所述环形固定轨道 进行环形走行运动。
所述捣炉机还包括旋转机构和进料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液压系统 驱动下进行左右摆动运动,所述走行机构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上部;所述 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下部,所述进料装置上还设置有依次相连的 回转臂和进料杆;所述回转臂在所述液压系统驱动下带动所述进料杆进行进 料或捣炉动作。
所述捣炉机还包括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底 部,并在所述旋转机构带动下进行左右摆动运动;所述进料装置悬挂于所述 移动轨道上,并在所述液压系统的驱动下沿所述移动轨道进行水平方向运 动。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液压马达设置于 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进料装置上,所述液压缸的动力输 出端与所述回转臂相连。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依次相连的轴和回转支承, 所述走行机构连接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移动轨道连接于所述回转支承的 底部;所述轴与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并在所述第一液压马 达的驱动下带动回转支承转动。
所述走行机构包括环形走行小车和设置于所述环形走行小车的导向装 置,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走行小车上的第二液压马达,所述 环形走行小车在所述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沿所述环形固定轨道进行环形 走行运动。
所述环形走行小车上设置有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所述主动车轮在所述 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沿所述内环轨道运动,并带动所述从动车轮沿所述外 环轨道运动。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外环轨道竖向接触。
所述进料装置为进料小车,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小车上 的第三液压马达,所述进料小车在所述第三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沿所述移动轨 道进行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移动轨道包括轨道上缘和轨道下缘,所述进料小车设有六个轮子, 包括驱动车轮和导向车轮,所述第三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车轮 相连,所述六个轮子分为三对,在竖直方向成三角形布置,其中两对轮子设 置于所述轨道上缘,一对轮子设置于所述轨道下缘。
所述移动轨道由H型钢制作,两端设置有止挡部。
所述进料杆端部还设置有料斗。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全自动加料或捣炉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捣炉机整体悬挂在炉子操作平台上方的环形固定轨道上,不占用 操作空间;
(2)捣炉机的四种运动,即环形走行运动、机体左右摆动、进料杆前 后运动、进料杆上下运动,是通过单一的机构组合来实现复杂的运动,保证 了整个装置的全部功能;
(3)机、电、液集成一体化的设计,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操 作人员不需在炉子平台上操作,改善了操作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自动加料或捣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全自动加料或捣炉装置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