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1189.8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发;安军永;李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P29/00;A61P19/02;A61K35/64;A61K35/6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制备 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中的应用,属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和中轴关节为特征,也可不同程度累及眼、肺、肾脏等器官及心血管系统。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在我国发病率约为3‰。早期多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造成严重功能障碍,致残率约为20%~3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隶属于“肾痹”、“骨痹”等范畴,过去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有丰富的论述。《素问》:“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及“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王冰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而不能屈伸也”。现代医学对其成因并未完全明了,因而亦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不仅缠绵难愈,致残率很高(余振达.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进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年第30卷第12期)。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治疗方法有专病病专方、针药结合、手术治疗等,西药治疗药物包括有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所以临床治疗甚为棘手。祖国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在临床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发明是在第01131203.3号和第200410048292.2号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两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上述两项专利未公开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3-10 水蛭3-11 土鳖虫5-10 乳香(制)1-5 赤芍3-9 降香1-5
檀香1-5 全蝎3-9 蝉蜕3-12 蜈蚣1-3 冰片1-7 酸枣仁(炒)3-10;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6 水蛭10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7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10 水蛭8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9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6 水蛭11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3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成分组成:
a平均粒径小于100μm的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及制乳香药粉;
b冰片药粉;
c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
d人参用乙醇提取后的醇提液经浓缩后的醇提浸膏;
e提取成分c后的降香和檀香药渣的水提液、赤芍和炒酸枣仁加水煎煮后的水提液以及提取成分d后的人参药渣的水提液过滤、混匀后浓缩成的水提浸膏。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作为活性组分的原料药的拉丁名及其加工方法来自《中药大辞典》(1977年7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