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0371.1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己;蓝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5/10 | 分类号: | B32B25/10;B32B37/12;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纤维制品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A)提供一针织基布与一平织基布;
(B)将该平织基布上涂布粘着胶料,再与该针织基布进行贴合与收卷,使其成一夹布结构;
(C)于该夹布结构的针织基布表面进行上糊操作,上完糊料后进行烘干;
(D)将一胶料充分搅拌使该胶料胶化,再进行加热混炼,并将胶化的该胶料压延成薄膜;
(E)将该薄膜与完成步骤(C)的该夹布结构的针织基布表面进行压合;以及
(F)对已压合有该薄膜的该夹布结构进行硫化处理,完成后进行收卷,最后再将完成硫化处理的该夹布结构的平织基布剥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的该针织基布已预先进行拨水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针织基布为聚酯布、尼龙布、棉布、聚酯/尼龙混纺纱布或其他不同组成纤维的混纺针织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该粘着胶料为热熔胶,且该热熔胶为感压型或溶剂型的热熔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熔胶为聚氨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熔胶经由一烘箱做预热处理,再以一混炼机进行加热混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处理的烘箱时间为60分钟,烘箱温度为12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炼机的滚轮温度控制在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完成贴合与收卷的该夹布结构后,将该夹布结构静置48小时,使该热熔胶硬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的该糊料由天然胶和甲苯溶解而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烘箱时间为90秒,烘箱温度为150℃,使糊料中的甲苯完全挥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该胶料为天然胶或具弹性的胶料。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将该胶料置于一万马力机中进行混炼使该胶料胶化。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以一混炼机将胶化后的该胶料进行加热混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炼机是以二滚轮将该胶料充分混合,其中该滚轮温度控制在70℃~85℃。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二滚轮为一组粗轮与一组细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该薄膜是由加热混炼完成后的胶料投入一过光机中进行压延而成,其中该薄膜连同该针织基布的总厚度的上限为1.20mm。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过光机的滚轮温度控制在75℃~90℃。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可将该薄膜与该夹布结构的针织基布面完成压合后的该夹布结构进行预热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该硫化处理利用一烘箱进行加硫。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弹性的纤维制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硫烘箱时间为10分钟,烘箱温度为1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厚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厚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3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序列总线端口测试装置
- 下一篇:光驱按键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