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编码的发送方法及其发送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40322.8 | 申请日: | 201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任兆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编码 发送 方法 及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CMI编码的发送方法及其发送电路。
背景技术
CMI码又叫传号反转码,是一种双极性非归零码。其编码方法是:“1”码用交替的正、负电平表示,即用“11”和“00”两位码表示;而“0”码固定地用正跳变“01”表示。由于该编码易于实现,便于恢复定时信号,且具有检测错误的能力,因此在高次群脉冲编码调制终端设备中广泛用作接口码型,在速率低于8448kb/s的光纤数字传输系统中则被推荐为线路传输码型。
新型CMI编码在传统意义的CMI编码上进行了改进,其编码方法是:“1”码用固定的正电平表示,即用“11”两位码表示;而“0”码用正跳变“01”表示,编码更为简单,适合于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总线通信方式。实现方式多以在每一个通讯节点的信号发送端,使用通用MCU(单片机)的两线制UART(异步通讯端口)和高精度定时器的PWM(脉宽调制)波输出端口组成一个“或门”,就能够将通用的异步信号编码译成为新型的CMI编码波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型CMI编码的发送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型CMI编码的发送电路。
为实现第一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通信编码的发送方法是单片机将待编码波形中的“1”码编译成新型CMI编码为“11”码,将待编码波形中的“0”码编译成新型CMI编码为“01”码,由单片机的通讯端口使用2*N波特率的传输速率,发送“11”码、“01”码,其中N为常规参数。
为实现第二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通信编码的发送电路,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包含将待编码波形中的“1”码编译成新型CMI编码为“11”码的第一编码器以及将待编码波形中的“0”码编译成新型CMI编码为“01”码的第二编码器,单片机的通讯端口使用2*N波特率的传输速率,发送编译器编译成的“11”码、“01”码,其中N为常规参数。
通信编码的发送电路还包括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单片机的通讯端口依次连接放大电路、滤波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通信编码的发送方法是:单片机的异步通讯端口和高精度定时器PWM波输出端口组成一个“或门”,能够将通用的异步信号编码译成新型CMI编码,该工况下异步通讯端口的发送信号的波特率为N,该N定义为常规参数。本发明通信编码的发送方法,不需要同步时钟,仅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码,并将编码按2*N波特率的传输速率发送“11”码、“01”码,直接实现新型CMI编码波形输出,使得单片机的选型范围更广。
现有技术中通信编码的发送电路是:单片机的异步通讯端口和高精度定时器PWM波输出端口分别接一支三极管组成一个“或门”,之后接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该发送电路能够将通用的异步信号编码译成新型CMI编码,该工况下异步通讯端口的发送信号的波特率为N,该N定义为常规参数。本发明通信编码的发送电路,省去了“或门”的两个三极管,电路结构更加简单。精简的硬件通信电路,成本低廉,适用于更宽泛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通信编码的波形图。
图2为通信编码发送电路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通信编码的发送方法是:单片机的异步通讯端口和高精度定时器PWM波输出端口组成一个“或门”,能够将通用的异步信号编码译成新型CMI编码,该工况下异步通讯端口的发送信号的波特率为N,该N定义为常规参数。
结合图1、图2,本发明通信编码的发送方法是单片机直接将待编码波形中的“1”码编译成新型CMI编码为“11”码,将待编码波形中的“0”码编译成新型CMI编码为“01”码,由单片机的通讯端口使用2*N波特率的传输速率,发送“11”码、“01”码,其中N为上述常规参数。
实施例2
现有技术中通信编码的发送电路是:单片机的异步通讯端口和高精度定时器PWM波输出端口分别接一支三极管组成一个“或门”,之后接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该发送电路能够将通用的异步信号编码译成新型CMI编码,该工况下异步通讯端口的发送信号的波特率为N,该N定义为常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