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MgZnO三元化合物有序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9902.5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名山;李文;王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26 | 分类号: | C23C14/26;C23C14/02;C23C14/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mgzno 三元 化合物 有序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薄膜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备MgZnO三元化合物有序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典型代表,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氧化锌(ZnO)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电性能,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得到工业上的应用。ZnO除了具有宽的能带带隙(3.37eV)外,其自由激子激活能为60meV,使之成为比GaN(28meV)和ZnSe(19meV)更优越的宽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与氮化物或硒化物半导体相比,ZnO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高达60meV的激子激活能和铅锌矿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此种材料制成的短波长(蓝光)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室温下观察到的光泵激发的ZnO受激发射就对开发ZnO光电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ZnO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和其在光电子、微电子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比ZnO带隙更大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以能够激发出更短波长的光。带隙为3.37eV的本征ZnO半导体经掺杂后,如掺Mg形成的MgZnO合金,其能带带隙有望随Mg含量的增加而变宽,从而使得探测波长范围能够向中紫外乃至深紫外方向扩展,这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MgO本身作为一种直接带隙为7.8eV的绝缘体材料,经与同为直接带隙的ZnO形成化合物后,就有可能随Mg含量的变化而使ZnO的带隙由3.37eV向7.8eV拓展。在结构上MgO和ZnO分别是岩盐矿相和铅锌矿相。由于两种材料在晶格结构上的差异,在热力学平衡态下MgO在ZnO中的最大固溶率只有4%,而ZnO在MgO中的固溶率可以达到56%。目前研究的主要困难就在于,由于高Mg含量的薄膜生长容易出现相分离,很难获得单一晶向的MgZnO单晶薄膜。因此,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和生长技术,实现随Mg含量变化的MgZnO有序薄膜对实现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MgZnO三元化合物有序薄膜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一种实现在热力学非平衡态下具有各种Mg含量的MgZnO薄膜的生长,从而制得取向单一、纯度高、可重复性好的高质量超薄MgZnO三元化合物有序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
(1)制作纯净锌源和镁源:先将纯金属锌丝和镁带用酒精和丙酮进行超声波清洗后,紧紧缠绕在清洁钨丝上,再将镁和锌这两种金属源分别固定在法兰上,装入并固定于超高真空室中,在真空室抽成超高真空后,采用直流电流加热法对金属源加热,以除去金属源表面吸附的气体杂质和氧化层,从而使生长时蒸发出来的金属原子具有很高的纯度;
(2)对单晶的金属Mo(110)衬底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即通过在真空室内通入1×10-5Pa的O2,使金属衬底在800~900℃温度下退火10分钟,再关闭氧气并迅速将衬底加热至1300℃;按照上述过程反复操作几次后,再使衬底在1800~2000℃下退火,即得到表面完全清洁的金属衬底;
(3)在真空室内金属源蒸发并沉积在金属衬底表面,利用测厚仪测定镁和锌的蒸发速率,控制锌源和镁源的蒸发速率在0.1~0.4nm/min之间;在测定生长速率之后,保持锌源的蒸发速率不变,调节镁源的蒸发速率,从而调节MgZnO化合物薄膜中Zn和Mg的相对含量;
(4)待金属源的蒸发速率稳定后,将衬底表面正对金属源,通入压强≤1×10-4Pa的O2,根据所需要的薄膜厚度,设定需要生长的时间,待生长完成后,再以20-30℃/min的速率将衬底温度缓慢地从室温升高至350-400℃,待温度稳定后关闭氧气阀,在此温度保持10分钟后,使衬底自然冷却至室温,这里在生长完成后选择提高衬底温度,目的是为了使在室温下形成的薄膜能够二次再结晶,从而提高薄膜的稳定性;
(5)如果需要改变Mg和Zn的相对含量,只需要改变Mg源的蒸发速率,依次重复上述步骤(3)和(4),即可得到不同Mg含量的MgZnO三元化合物有序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储器的编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