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影装置、制造显影装置的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9196.4 | 申请日: | 201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信正;日野敏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15/09 | 分类号: | G03G15/09;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何胜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影 装置 制造 方法 以及 图像 形成 设备 | ||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磁体辊,其被磁化为具有包括主磁极的多个磁极,所述多个磁极沿切向排布;
套筒,其呈圆筒状并被设置为与图像保持体相对,所述图像保持体具有环形的周面,通过静电势的差异在所述周面上形成潜像,并且从所述套筒的外周表面向所述周面供应显影剂;以及
支撑架,其以限制所述磁体辊沿切向旋转的方式稳定地支撑所述磁体辊,并且支撑所述套筒以使所述套筒围绕所述磁体辊沿切向旋转;
其中,所述磁体辊被设置为,所述主磁极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相对,并且将所述周面上的如下点相对于所述磁体辊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最靠近的位置设定在预定位置:在所述点处,在沿所述磁体辊的周面的位置处的所述主磁极的沿切向的磁通密度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主磁极以这种方式设置:当测量沿垂直于所述磁体辊的周面的方向的磁通密度时,沿切向的磁通密度分布高于峰值的90%的连续区域占了所述主磁极的整个幅宽的超过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磁体辊被设置作为第一磁体辊,除了所述第一磁体辊之外,还将第二磁体辊和围绕所述第二磁体辊的第二套筒设置为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的周面相对,
所述第二磁体辊被磁化为具有包括主磁极的沿切向排布的多个磁极,所述主磁极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相对;
所述第二磁体辊的主磁极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磁体辊的周面的方向的磁通密度分布在最小值的两侧具有两个最大值,所述最小值处,所述磁通密度分布小于峰值的90%,并且
将所述第二磁体辊的周面上所述第二磁体辊的主磁极的磁通密度为最大值的两点中的任一点、或所述两点之间的中点设定为基准点,并且通过将所述基准点相对于所述第二磁体辊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最靠近的位置设定在预定位置而固定所述第二磁体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套筒和围绕所述第一磁体辊旋转的第一套筒将保持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周面上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图像保持体上的潜像上,
所述第一套筒沿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运动方向处于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图像保持体的周面相对的位置的下游侧,
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图像保持体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图像保持体之间的距离,并且
当所述图像保持体经过与所述第一套筒相对的位置时转移到所述图像保持体上的潜像上的调色剂的量被设定为小于当所述图像保持体经过与所述第二套筒相对的位置时转移的调色剂的量。
5.一种制造显影装置的方法,包括:
在圆筒形的磁体辊的周面上提供包括主磁极的多个磁极,所述多个磁极沿切向排布;
在沿着所述磁体辊的周面的位置测量所述主磁极的沿切向的磁通密度,并检测所述磁通密度为零的点;并且
通过将所述磁体辊固定在显影装置的支撑架上而支撑所述磁体辊,所述显影装置将调色剂转移到由静电势的差异形成的潜像上以形成可视图像,并且同时支撑围绕所述磁体辊的圆筒形的套筒,从而使所述套筒沿切向旋转,
其中,当将所述磁体辊固定在所述显影装置的支撑架上时,以这种方式调节并固定所述磁体辊:当将所述磁体辊支撑为与表面上形成潜像的图像保持体相对时,将基准点设定在所述磁体辊的周面上所述主磁极的沿切向的磁通密度为零的位置,所述基准点为相对于所述图像保持体与所述磁体辊最靠近的位置的预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以这种方式设置所述主磁极:当测量沿垂直于所述磁体辊的周面的方向的磁通密度时,沿切向的磁通密度分布高于峰值的90%的连续区域占了所述主磁极的整个幅宽的超过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1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行负载的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