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621.8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皮海燕;罗阳洋;李世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春科药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9/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0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痛风 药物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种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的一种多发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痛风病是先天遗传基因(体质)的及后天饮食环境两个因素共同造成。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有痛风患者近5亿,仅中国就达4000万,我国每4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受到痛风病的折磨,在国际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中医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治痛风病领域里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强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众多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等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加,尤其是痛风,以前长期被认为在我国属于低发病,1958年前全国一共才报道58例。但1998年上海地区的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当地痛风的患病率已高达3.4%,接近美国的发病率,提示痛风目前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之一。痛风对健康的巨大危害近年也有很多新认识,发现该病除可引起严重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和肾脏损害外还常伴有或并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血脂紊乱等疾患,可导致更高的致死致残率,所以,防治痛风病刻不容缓。
到目前为止,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临床上多用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这类药品能迅速缓解疼痛,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同时该类药品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对人胃肠道、肝肾功能有损害作用。为了开发出能安全、有效防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安全、有效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该制剂主要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车前子10%~33%、土茯苓12%~16%、地龙12%~16%、忍冬藤12%~16%、威灵仙12%~16%、防己12%~16%、山慈菇7%~10%。
上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中,各原料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车前子21.1%、土茯苓14.1%、地龙14.1%、忍冬藤14.1%、威灵仙14.1%、防己14.1%、山慈菇8.4%。
前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是这样制备的:按处方量称取车前子、土茯苓、地龙、忍冬藤、威灵仙、防己、山慈菇七味药材,加处方总量的6~12倍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0~6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浸膏,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制剂。
上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药物制剂可以制备成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前述的防治痛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汤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膏滋、丸剂、片剂、硬胶囊、软胶囊或滴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春科药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春科药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胺和氨基酸烷基化的方法
- 下一篇:治疗下鼻甲肥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