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纽扣自动供给机的纽扣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545.0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一燮 |
主分类号: | D05B3/22 | 分类号: | D05B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纽扣 自动 供给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纽扣自动供给机,尤其涉及用于纽扣自动供给机的纽扣支撑装置,在利用纽扣排列台对通过纽扣分选机的振动而供给的纽扣进行排列并传送到结合室之后利用旋转橡胶体使纽扣旋转及反向旋转而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结合的纽扣自动供给机中,使形成有通孔的支撑台位于上述纽扣排列台的结合室的底部,从而可以支撑从纽扣排列台向结合室供给的纽扣的底面,利用支撑台的移动机构在支撑于支撑台上的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的上侧部结合时进行移动,从而使纽扣完全与结合销的下侧部结合,利用支撑台支撑纽扣的底面,因此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使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结合,从而能够提高纽扣的结合效率,不会发生利用支撑台向结合室供给的纽扣向外部跳出或从结合室的下部掉落的现象等,能够减小不良发生率,而且根据在由支撑台支撑的状态下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的上侧结合之后通过支撑台的移动使纽扣完全与结合销的下侧部结合的方式,能够更精密且迅速地结合纽扣,能够得到提高生产率且高质量的纽扣供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向缝纫机自动供给纽扣的纽扣自动供给机的结构如下,在利用纽扣排列台将通过纽扣分选机的振动而供给的纽扣进行排列并传送到结合室之后,利用旋转橡胶体使纽扣旋转及反向旋转而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结合。
即,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将支撑台一体形成于纽扣排列台的结合室,所以若通过纽扣排列台供给的纽扣被放置在结合室两侧的支撑台上,则旋转橡胶体下降并在与纽扣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及反向旋转的同时使纽扣与已经待机的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对齐,利用这种方式使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结合。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结合室底部敞开的状态下无法使纽扣准确地位于两侧的支撑台上,因此存在纽扣经常从结合室的下侧部掉落的问题。
而且,在位于上述支撑台的纽扣的中心与旋转橡胶体及纽扣供给台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存在旋转橡胶体与纽扣接触而进行旋转及反向旋转时纽扣向外部跳出等问题。
即,上述现有技术由于是在旋转橡胶体与纽扣供给台之间未设置任何支撑装置而使纽扣位于空中的状态下决定中心的方式,因此当然只能是不良发生率高且纽扣的结合效率及生产率等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如下,利用支撑台支撑纽扣的底面,因此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使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结合,从而能够提高纽扣的结合效率,不会发生利用支撑台向结合室供给的纽扣向外部跳出或从结合室下部掉落的现象等,能够减小不良的发生率,而且根据在由支撑台支撑的状态下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的上侧结合之后通过支撑台的移动使纽扣完全与结合销的下侧部结合的方式,能够更精密且迅速地结合纽扣,能够得到提高生产率且高质量的纽扣供给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利用纽扣排列台对通过纽扣分选机的振动而供给的纽扣进行排列并传送到结合室之后利用旋转橡胶体使纽扣旋转及反向旋转而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结合的纽扣自动供给机中,使形成有通孔的支撑台位于所述纽扣排列台的结合室底部,从而可以支撑从纽扣排列台向结合室供给的纽扣的底面,利用支撑台的移动机构在支撑于支撑台上的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的上侧部结合时进行移动,从而使纽扣完全与结合销的下侧部结合。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利用支撑台支撑纽扣的底面,因此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使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结合,从而具有能够提高纽扣的结合效率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不会发生利用支撑台向结合室供给的纽扣向外部跳出或从结合室下部掉落的现象等,从而具有能够减小不良的发生率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根据在由支撑台支撑的状态下纽扣与纽扣供给台的结合销的上侧结合之后通过支撑台的移动使纽扣完全与结合销的下侧部结合的方式,能够更精密且迅速地结合纽扣,从而具有能够得到提高生产率且高质量的纽扣供给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纽扣支撑装置从纽扣排列台分离而表示其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纽扣支撑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纽扣支撑装置的操作的剖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纽扣支撑装置的操作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视图。
附图标记
101 支撑台 102 通孔
111 移动台 112 引导孔
113 直线移动器具 114 移动轴
121 固定台 122 折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一燮,未经黄一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