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热射流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092.1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孙友宏;房治强;高文爽;陈大勇;冯雪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射流 开采 天然气 水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尤其是采用高压热射流开采天然 气水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有热激发法、降压法开采和注入化学试剂法开 采,上述方法开采机理都是通过打破水合物稳定存在的条件,促使其分解,达到 开采的目的。由栾锡武等人写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以马利克钻井为例”一 文可知,加拿大马利克气田利用热激发法试采取得了成功,但是热激发法开采主 要是借助热传导分解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范围小,而热对流由于接触面积限制对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贡献不大,其热损失过大;在张卫东写的“由麦索雅哈水合 物气田的开发谈水合物的开采”一文中介绍了俄罗斯通过降压法对水合物进行开 采的情况,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但是降压法是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下 部赋存有天然气田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效使用,该法的应用受到天然气水合物赋存 条件的限制。其他方法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和室内模拟阶段,距商业性开采, 还需做更多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热射流开采天然 气水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压热射流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和步骤:
a、利用岩心钻机在预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体上钻一开采井;
b、将注水管4与伸缩水枪3通过螺纹连接后和开采管7一并送入开采井中;
c、开采管7通过螺纹与气液分离装置8连接,气液分离装置8通过螺纹与 气体回收装置9连接;
d、热流体2经高压泵5送入注水管4和伸缩水枪3产生高速射流作用于天 然气水合物1;
e、高速射流在其工作半径内直接作用于天然气水合物1,使天然气水合物1 被切割分解,切割下来未分解的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和水6随回流进入开采管 7上升至气液分离装置8;
f、经气液分离装置8使气液分离,气体进入回收装置9,液体被再次加热 后经高压泵5送入注水管4,进行下一次开采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步骤d所述的高压射流其压力为10-30MPa,热流体的流速为300m/s。
步骤d所述的热流体温度为50-80℃。
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开采范围小的问题,保证 热流体始终作用于未破碎的天然气水合物表面上,热传导效果好,克服或降低天 然气水合物的自我保护;喷嘴上的伸缩水枪不仅可以水平转动,还可以利用钻机 动力沿垂直轴上下移动,保证了大范围的天然气水合物矿层的切割。
附图说明:
附图为:高压热射流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方法示意图。
1天然气水合物,2热流体,3伸缩水枪,4注水管,5高压泵,6未分解天然 气水合物、天然气和水,7开采管,8气液分离装置,9气体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利用岩心钻机在预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体上钻一开采井;将注水管4与 伸缩水枪3通过螺纹连接后和开采管7一并送入开采井中;开采管7通过螺纹与 气液分离装置8连接,气液分离装置8通过螺纹与气体回收装置9连接;热流体 2温度为50-80℃,经高压泵5送入注水管4和伸缩水枪3产生高速射流作用于 天然气水合物1;高速射流压力为10-30MPa,流速为300m/s,在其工作半径内 直接作用于天然气水合物1,使天然气水合物1被切割分解,切割下来未分解的 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和水6随回流进入开采管7上升至气液分离装置8;经气 液分离装置8使气液分离,气体进入回收装置9,液体被再次加热后经高压泵5 送入注水管4,进行下一次开采循环。
实施例1
a、利用岩心钻机在预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体上钻一开采井;
b、将注水管4与伸缩水枪3通过螺纹连接后和开采管7一并送入开采井中;
c、开采管7通过螺纹与气液分离装置8连接,气液分离装置8通过螺纹与 气体回收装置9连接;
d、将压力为10MPa,流速为300m/s,温度为80℃的热流体2经高压泵5 送入注水管4和伸缩水枪3产生高速射流作用于天然气水合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调节行程的珩磨磨头
- 下一篇:一种车料零件振动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