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酮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8085.1 | 申请日: | 201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凌昌全;辛海量;苏永华;吴迎春;盛佳钰;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A61K31/7048;A61P35/00;A61P9/10;A61P3/10;A61P39/06;A61P3/06;A61P25/28;A61P27/12;A61P27/02;A61P1/16;A23L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酮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黄酮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
R=CH3CO-,其化学名称为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基-(1-3)-(2″′,4″′-O-二乙酰基-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
R=H,其化学名称为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基-(1-3)-(4″′-O-乙酰基-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高等植物为原料,以5~100倍的水或各种浓度的乙醇、甲醇或丙酮水溶液提取;
(2)将上述提取液浓缩为比重为1.02~1.15的稠浸膏;
(3)所获得的稠浸膏依次用醚类、酯类、氯仿和正丁醇有机溶剂萃取,合并正丁醇萃取部分,或者将所获得的稠浸膏用水充分搅拌稀释后,采用非极性或弱极性树脂吸附,然后依次用水、10%~75%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含水乙醇洗脱液浓缩至干;
(4)将上述正丁醇萃取部位或树脂20%~50%乙醇水洗脱物经色谱分离得到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原料为高等植物的茎枝和叶,乙醇或甲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乙醇或甲醇水溶液的浓度为70%~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为对萼猕猴桃,乙醇或甲醇水溶液的浓度为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对萼猕猴桃的叶。
7.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与治疗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的疾病为肿瘤、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痴呆、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或肝硬化。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用于食品。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用于化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0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茶水中锌离子的试剂
- 下一篇:一种具有拉曼增强性能薄膜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