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热泵的风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7818.X | 申请日: | 201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平;张华庆;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华科电器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7/06;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热泵,具体涉及一体式热泵的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 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热泵在工作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 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通过传热工质循环系统提高温度进行利用,而整个 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输出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采用热泵技术可以节约大量高 品位能源。其工作原理与空调器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原理工作的。
目前,公知的空气源热泵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少数空气源热泵采用一体式结构。 采用分体式结构的空气源热泵,由室内机与室外机两部分组成,热泵的风循环系统与 蒸发器均安装在室外机内,热泵工作时,利用室外的空气带走蒸发时的冷量,热泵的 冷凝风扇将蒸发器冷却后的空气直接吹到室外,热泵的风循环系统不能进行空气净化 与辅助降温。
公知的一体式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冷凝风扇均使用大功率交流风扇,这种风扇工 作噪音大,吹出的风风压大、不利于人体健康,这种风扇不适合用于对室内进行通风 换气。因而也就不能实现净化空气,不能利用蒸发器对空气降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式热泵的风循 环系统,该系统具备通风换气、空气净化与辅助降温功能,提高能源实际利用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式热泵的风循环系统,包括进风道、 出风道、散热风扇和热泵电脑控制器,所述进风道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外进风口,在 进风道中设进风道换向机构;所述出风道设有室内出风口和室外出风口,在出风道中 设出风道换向机构。所述进风道下口与热泵的换热腔连接,所述出风道下口与排风腔 连接。所述热泵电脑控制器控制进风道换向机构、出风道换向机构和散热风扇动作(进 风道换向机构、出风道换向机构也可通过手动控制)。所述进风道中设空气净化装置。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为活性炭滤网或普通滤网。所述蒸发器与散热风扇之间设导流板。 所述散热风扇为低速可调低压直流冷凝风扇,设三档风量:高速排风量为340- 360m3/h,中速排风量为270-290m3/h、低速排风量为140-160m3/h。
工作原理:
当所述热泵电脑控制器将进风道换向机构调节到从室内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经 过活性炭滤网、蒸发器、散热风扇,出风道换向机构调节到空气从出风道风排到室外, 调节风速为高速350m3/h,实现换气;调节风速为中速280m3/h或低速150m3/h,实现 通风。
当所述热泵电脑控制器将进风道换向机构调节到从室内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经过 活性炭滤网、蒸发器、散热风扇,出风道换向机构调节到空气从出风道风排到室内, 实现空气净化与辅助降温,风速可调。
当不需要通风换气、空气净化与辅助降温时,将进风道换向机构调节到从进风道的 室外进风口吸入室外空气,经过活性炭滤网、蒸发器、散热风扇,由出风道换向机构 调节到空气从出风道的室外出风口排到室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热泵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实现通风换气、空气净 化与辅助降温的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常制热循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风、换气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净化、辅助降温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进风道换向机构,2、活性炭滤网,3、蒸发器,4、散热风扇,5、出风 道换向机构,6、进风道,7、出风道,8、室内进风口,9、室外进风口,10、室内出 风口,11、室外出风口,12、换热腔,13、导流板,14、排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华科电器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德华科电器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钢预热输送装置
- 下一篇:城市生活垃圾蓄热式气化熔融焚烧系统





